特别是诸多骑兵,河北边境没有很好的牧场,必须换下来,或者去西北训练,或者在京城休息。
当然,植树也停了下来。
这个植树也起来极大的迷惑作用,若是宋朝有心进取,干嘛花那么多钱在河北载树,南河套还差不多,哪里沙漠化了,要固土定壤。
然而就在这时候,辽军再次南下。
与萧燕燕无关,而是由南京统军使萧达凛与南府宰相耶律瓜奴共同发起的总攻。
王超闻讯,聚集六万大军于威虏军城相候。然而再次出忽王超意料,辽军抵达长城口时忽然绕道,顺着西边扑向了望都。
这让王超感到有些苦闷了,他手中没有多少骑兵,一起到西北或在京城休息了。
于是只好从军中抽出可怜的两千骑,先行与辽军接战,阻止他们南下。自己率领大军列阵随后跟上。但他还是不大放心,正好轮戍过后,军中一半是新兵,即便不是新兵,大家也有些陌生,不易配合。还有自己这几万兵马是步兵,从破虏军城赶到望都,必然会有些疲劳,兵力不及对方,又多是步兵,再加上疲军,前景就有些不妙了。
因此他向高阳关周莹发出求救。
宋九担心的问题来了,周莹很快给了答复,必须要有枢密院的命令我才能领兵出战。
他这个做法对不对,不对。首先按照官职来说,王超是他的上级,有权调动他。而且自赵匡义起,宋九发起的军制改革,便明文规订了前线指挥官有事急从权,临时便宜行事的权利。
等到了枢密院,再商议好,然后再送到前线,黄花菜也凉了。
然而周莹以老卖老,王超无奈,只有独力奋战。
两军于望都北面郊外打响战斗,辽军想挟宋军略有疲劳之时,发起进攻,然而两次进攻皆没有成功,反而被斩首两千余级。萧挞凛迅速率领攻打望都的主力返回援救,收住阵型。
第二天继续作战,辽军仍不能击败宋军。不过王超虽能打,但也不是奇才,并不比萧挞凛高明到哪里去。因此辽军虽进攻不务,王超率领着实力相对要弱一点的宋军,也不知道如何趁势取胜。
不过总的来说,萧挞凛要高明一点,这一改道,让王超所有布置全浪费了。因此王超不得不下令,让后方将粮草送过来。于是王超又出了一个漏子,粮草送过来也没有错,那么多人得吃饭。不过他下令送粮草过来时,并没有下令派多少兵士保护。因此让萧挞凛成功将粮草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