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页

但宋九不是激进派。

而且刘娥也很敬重宋九,进京城三分之一就是靠唱宋九发起数次大捷而养活她与龚美的。后来进了张耆府上,实际那时候她的地位什么也不是。

就是如此,宋九还是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并且献了那几条妙策。

再从关系上来说,若是那个美丽的小小潘不死的话,宋九与丈夫还是连襟关系。

从个人人格来说,也比较放心,此人权利心不重。

不过一直没有用,那是有原因的,丈夫刚登基,声望未立起来之前,必须要扶持自己的人马,宋九不是,那是三朝老臣了。或者给他官爵,人家在乎吗?若不是为了国家,人家早就是东府首相了。

但宋九回来那会如何?

人家要政绩有政绩,要军功有军功,军政两边都有着很高的声望,那么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宋九的功劳,而不是丈夫的功劳,这多少会让人不放心。

声望太高了,反而一时半会使宋九留在了苏州。

因此提拨了宋九的两个儿子,甚至给宋九的孙子加了职官,包括女婿也鸡犬升天地陆续加官,宋九本人的职官都加到太师,而非是所谓的检校太师。

然后先将宋九搁着,适当的时候将宋九调回来。大家也能理解,并且也看出来新皇帝的这个动态还是要起用宋九的,只是不在眼下这个时期。

若无辽国入侵,丈夫与诸位宰相们做得也不错,似乎也无调宋九回来的必要。

然而刘娥考虑事情决不象所谓的高滔滔那样,一听娘家人受苦了,马上反对改革,甚至儿子死了她不悲伤反高兴。

她想了一会儿道:“不妥,河北遭到重创,有喜有忧,终没有完败辽寇……”

赵恒听明白了,一旦将宋九调回来,还是回到了登基时的原点,使宋九掌握了更大的声望。

刘娥又说道:“陛下,再稳一稳吧,况且辽国撤军回去了。”

理儿是这么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