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页

眼看里外夹击之下,高梁河悲剧就要上演,忽然宋军树出四面大旗,一面为宋,后面是有一个九字。还有两面旗,皆是李。一大一小,大李字旗是李继隆,小李字旗是李重诲。最后一面旗是张,张凝!

李继隆声名远扬,李重诲名声有些悲惨,他就是雁门关一役中被杨业生擒活捉的那个家伙。但也不能小视,到宋朝后受赵匡义重用,出为忻州都巡检缘边十八砦招安制置使,潘美兵败,退回太原,一股辽军入侵忻州,被李重诲大败。

然而李重诲这次却另有重用。

田敏静塞军缺点很多,但在适当的时候用上他们,杀伤力巨大。

毕竟宋朝以防御为主,攻战为辅,即便宋九改变了策略,依然是浅攻,而非是真正的北伐。

因此于河东又秘密训练了一支重甲骑兵,就将他们交给了李重诲。李重诲不敢受,宋九做他的思想工作,首先你是汉人,不提羌汉了,皇上不以你为辽将而重用你,你就要报答皇上,就象杨业对陛下忠心那样。

劝了半天,李重诲这才答应。

一直放在忻州一处山谷里训练,打到现在,才将他们亮了出来。赵匡义亲自取名为北归军,意思是燕云要归来。都是河东子弟精挑细选出来的兵马。

还有一部是在南河套戈壁滩上训练的忠蕃军,故名思义,都是蕃子组成的重甲军队。

两股军队兵力同样不多,各自一千人马。

主要它的代价太高昂了,财力有限,只能如此。

为了保密,所有重甲静塞刀一起放入辎重车中,宋军到了寰州后,李继隆与宋九秘密来到军中,中军保护,没有泄露消息。

看到两队重骑肃杀地从军中奔出来,再看着那两面大旗,所有宋军发出欢呼声。

“中计了。”耶律斜轸心中想到。

这时两支重骑已经扑入辽军中,唐河一役中的故事再次上演。两股重骑再次象恐怖的电锯一般,所过之处,溅起无数血浪尸海。

“撤!”耶律斜轸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