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暗处的原因,赵元僖也想上位,倒不是他想做皇帝,想的就是将这个皇太子名位定下来,所以才与赵普吕蒙正勾勾搭搭,甚至想拉拢宋九。这几人全部被他拉拢,因此为赵元僖造势。
但他们想错了!
赵匡义当真不知道儿子背下的小动作?
只要做得不过份,是默许的。然而一立皇太子,就得要象汉唐正式组建东宫,一个与朝廷对立的小朝廷,儿子动作又不小,赵匡义如何放心?
不要象李隆基那样轰轰烈烈,只要学他,一杯毒酒下肚,自己这个老子就见阎罗王去了。
看到诏书后,赵匡义大怒,说道:“皇子们现在还小,习性尚未成形,学业未精,等他们成人后,朕自有主张,这些言官怎么不理解朕的苦衷?”
五人全部被流窜。
这件事本来到此结束,可这时温仲舒却果断举起大义灭亲的旗帜,说是宋沆乃是吕蒙正推荐提拨,又是吕蒙正妻子的族兄弟,然后大肆批判吕蒙正以援引亲昵,窃禄偷安。
书上后,吕蒙正也下去了。
但想一想吕蒙正为温仲舒所做的一切……
所以一代名臣杨徵看到寇准与温仲舍一道在京城骑马,春风得意,杨徵之痛心疾首地说了一句:“温仲舒与寇准博取直名以取贵位,给后辈树立了一个坏榜样,害得世风日下。”
故取二人名为温寇!
不是好话儿,虽然温寇是赵匡义一手造成的结果,他说我多希望我朝有贾谊出现啊。
说魏征还行,贾谊真是良臣么?看看他在汉文帝时,中国史上最好的王朝,一谈论政治马上叹息痛哭,因此世人称其为狂怪。
说大嘴巴杨徵之也是一个大嘴巴,他曾经多次进谏让柴荣干掉赵匡胤。
然而杨徵之说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