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页

下值后,宋九来到长庆楼。

两人要了一个雅间,分别坐下。

赵宋会啊,实际自从赵普与宋九走进长庆楼后,就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长庆楼,甚至都有小黄门听到后匆匆进宫向赵匡义汇报。

两人到来,让长庆楼上下鸡飞狗跳。

然而两人哪里在意这个,赵普对长庆楼的主管挥了挥手:“随意上几道菜,都下去吧。”

就将诸位来服侍的大伯行首打发下去。

赵普起初有些复杂的看着宋九,论功劳,自己是开国之功,肯定在此子之上。然而在赵匡义朝,此子功劳又在自己之上。没想到昔日那个不知轻重的小子,居然成长到这种地步。

抛开心中杂念,赵普说道:“易安,你有开拓进取之意,老夫十分赞同,不过国家根本在内不在外,给你看一样东西。”

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

宋九打开一看,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也就是原来宋朝开国之初即有的疆域户数统计。原来河北黄河之北大片土地也是宋朝的,但因为战乱,赵普刻意没有统计了。然后再有一份数据,那就是历年来迁徙的百姓户数,这包括滹沱河以北迁徙的部分河北百姓,从辽国燕云掳来或带过来的部分百姓,以及清剿西北强行迁徙过来的百姓,多散布在河东河北南部与京西地区。这些百姓同样将他们扣除了,那么就能看出户数增加的速度。

然后再有一份岭南的户数统计数据。

岭南宋朝得到时只有十七万户,如今达到三十八万户,就是不包括宋九与潘美从交趾迁来的百姓,户数也翻了一番。

但宋朝原来疆域经营时间更长,增涨率只有百分之三十还不足。

这说明了战争对百姓的戗害。

宋九冷嘲道:“若无妖星,若无旱灾,赵公恐怕要用这个针对宋某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高处不胜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