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所做的事就是拥书人。
但他们不是职业的拥书人,甚至都没有报酬。
然而许多达官富人家也要珍藏书籍,有的书籍若是印刷,销量小,成本太高昂了,所以便请一些字写得好的读书人抄写,然后装订,放在家中。这些人就叫拥书人。
胡旦认识了一个拥书人叫翟颖,人说其性险诞,实际就是颇有胆色。胡旦对其十分欣赏。
宋九与赵匡义长谈后,赵匡义在仔细地反思着国家三个重要部门的人选,不仅是三司与西府,东府人选同样不大好,不大好的就是李昉的能力。
胡旦是知制诰,有好几位知制诰,包括老王祜,他们对胡旦不快,然胡旦屹立不倒,可想胡旦的才学。
才学好,赵光义又喜欢提拨后进,因此得到重用。
所以他可以说是赵匡义向边很近的“近臣”,便隐约地察觉到赵匡义心中的一些想法。
那天晚上,胡旦与翟颖语良久。
让翟颖所做的事非同小可,胡旦一再请翟颖三思,翟颖还是一口保证。
胡旦便道:“那么你改一个名字吧,叫翟马周。”
第四百四十一章 四人帮(下)
马周,便是李世民朝的一个名臣,甚至在李世民星光闪烁的贤臣中能排进前七八位。
意思你唐朝名臣马周复出也。
翟马周开始行动,胡旦代笔,马周抄写,第二天来到闻鼓院,敲响登闻鼓,讼状首相李昉身为国家首宰,北方多警时,不忧边思职,但赋诗饮酒并置女乐欢乐。
闻鼓院官员一看傻了眼,只好向赵匡义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