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页

杨业以头叩地,悲痛地说道:“臣那敢当隆,三军崩败,伤亡无数,天子受辱,百姓妻离子散,臣当死啊。”

“杨卿,揭开袍甲,让朕看看你的伤势。”

杨业将袍甲揭开,又说道:“陛下,我们人人带伤,非是臣一人。”

“好,你们揭开袍甲,让朕看,让朕之近臣看。”

二十几个大将将盔甲脱开,露出上身。实际这些人都有机会逃走的,然而没有一个逃跑,个个都在拼命,因此个个都挨了很多次刀箭。

赵匡义唏嘘不止,道:“卿等,皆朕之忠臣,国家栋梁也。”

不知道他是真的动情,还是在作秀,反正这几十名大将一起感谢零涕。

赵匡义又问道:“杨卿,刘卿,你们二部一在前行一在中军,宋卿如何将你们拢在一起?”

实际这时候赵匡义差不多猜了出来,尽管符昭寿说得不清不楚。杨业悲愤地说道:“陛下,曹将军误国啊。”

他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出发时就宋九就感到不好,然后问杨业,杨业也感到不好,一是三路离得远,又隔着万重山,不便联系,二就是曹彬的能力可能欠缺。随后宋九就想到了粮草,问曹彬,曹彬利用老资格将宋九搪塞过去。到了涿州,宋九仍不放心,到处看,只看到军中有少量粮食,这才着急起来。然后不顾曹彬看法,越职授权杨业领兵前去固安护粮,结果粮草一起被耶律休哥劫了。

回到雄州就食,再等后方将粮草筹集,赵匡义诏书到了,宋九是赞成赵匡义诏书的,新城离边境近,运输粮草方便,二军合一,也有威慑力。即便不利,也利于撤退。

然而曹彬态度不坚决,崔彦进看到中西二路立功,贪功心切,最终从白沟道赴岐沟关。宋九感到不妙,便将几将聚在一起,为什么是刘知信符昭寿与杨业,这个不用解释,大家都清楚。

但杨业也没有说宋九筹资奖励兵士,辅助兵士加强军纪的事,只是说了让他们加强军纪,以防万一。随后自涿州城撤向岐沟关。宋九隐隐感到不妙,便有意让几部靠扰,看护好武器,以备不测。果然辽军扑来了,宋军无路可逃,一起穿着盔甲就往拒马河中跳,本来大多数就不善水性,这一跳那能上来?

宋九无奈,开始拼命。

前面的大家不知道,后面的几乎快家喻户晓,杨业没有再说。

但杨业同样不知道宋九的那份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