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说去不就是钱吗,但人家有办法挣钱,那还能说什么?
第三百九十四章 雁归来
“王公,我想看一看这几钱铸币账目。”
“稍等。”王明道。他立即吩咐小吏将这些年所铸钱币的所有账目一起拿过来。
宋九翻看着。
“宋公,幸好亏了你啊。”
“王公,这里非是在朝堂,莫称呼我宋公,还是称喟小九吧。”对这个王明宋九很看重的,能文能武,还有相当好的经济头脑,可能因为时运不是很济吧,否则此人之能,可以横跨东西两府与三司,三个重要的部门官职皆可以担任。
王明苦笑。
昔日是称喟小九,但今天还有人喊小九吗?可能只有宋九那个剽悍的大姐才敢喊吧。
“要么,称呼易安吧。”
总之,在宋九心中王明是一个长辈,宋公称喟让他感到很难受。
王明明白了他的心,心中微微一暖,但没有在上面纠缠,说道:“这样下去,不用十年,国家大约不会钱荒了吧。”
“王公,错也,你知道仅是我家里就藏了多少钱币,若是大多数衙内皆与我一样,会出现什么后果?”
宋朝大肆铸币是宋九发起的,但没有宋九,宋朝得到江南诸铜坑后,也会大肆铸币,甚至最多一年曾铸币五百多万缗钱。
宋九没能力将铸币量提高到一千万缗,受掣肘的因素太多,诸多铜坑还没找到,人口还不算多,即便他改进了技术,仍不能称为成熟,因此第一年仅铸币三百来万缗,但不能否认宋九的功劳,冶铜技术改进,铸币技术与流程也改得更先进,因此增涨起来很快,去年曾达到五百七十多万缗。这与史上相比,是相当可观的,赵匡义朝在史上一年均铸币仅是八九十万缗。也就是宋九的出现,生生将宋朝的铸币产量增加了近七倍。
王明不知道另一个时空的宋朝铸币量,但能感到宋九带来的变化,还有一个横向的比较,那就是唐朝的铸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