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页

薛居正反对,不是他保守,或者与赵普一样的想法,即便与赵普一样的想法,也是先南后北,现在南边解决了,难道不北吗?主要一旦无功,十几万大军随行,几个月耗下来,即便不败,也会用掉许多钱帛。

然而赵匡义不会这样想,彼弱我强,能用兵了。而且赵匡义十分渴望证明自己。

柴荣未拿下太原,赵匡胤未拿下太原,但在赵匡义手中将太原拿下了,是否代表着赵匡义胜过了大哥。

但拿下太原,赵匡义会不会产生另外的想法,柴荣与大哥只夺下三关与易州东南部分地区,而自己将幽州再拿下,是否全面超过大哥,若那样,无论大哥是怎么死的,全国上下臣民会心服口服。

所以一旦拿下太原,赵匡义必会又亲征幽州。

然而那样宋军会必败。

现在宋九说什么也不管用,又不大好说,难不成对赵匡义说陛下,你武功不行哪。即便能委婉的进劝,也必须让赵匡义尝到苦头后才能进劝。

宋九要请行,是想将失败损失看有没有方法减少。同时尝试能不能学到一些经验,想出扭转的办法。

现在宋九手中有权,可以办很多事情,然而必须要实际,想法多,最好将倭国灭掉,但可能吗。最好将回鹘、辽东、甚至吐蕃与外蒙一起收回来,提前做到真正的大一统,但可能吗?

首先交通落后造成的管理不便,就让这想法不切实际。如果物格学发展到将交通落后的状况改善的地步,那么不要说外蒙,都能将兵力延到葱岭以西,再度到达河中,控制河中!

所以宋九第一个想法,是宋辽之战,宋朝渐渐占据上风,迫逼那个萧燕燕将玉苹释放回来。

第二个想法就是将幽云十六州拿下。

只要拿下了,北宋就没有危机了。几百年后,谁能想到几百年后?

但暂时第一个想法都不能实现,不过想实现,就必须要认真去思考,认真去观察。

因此宋九必须要亲行。

赵匡义想不到宋九的内心想法,最后笑了笑道:“刘卿,你就勿必争了,这样吧,以宋九为行在转运使,你与高卿同为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