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河东可以拿下了,如陛下所言,先帝将河东百姓尽徙之于河洛之间,国力虚弱,我朝正相反,将整个南方收复,我强彼弱,何以不能平之?”
不仅有国家的大势,还有宋九的功劳。
在武器研发上,一直很缓慢。主要宋九对武器不了解,无奈之了。然而宋九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比如冶炼业与开矿业,去年数量是最高峰,铁课量达到三千多万斤,但还是真正的铁产量,民间开始出现许多私人高炉,导致大部分钢铁流向民间了,据三司估计,去年全国铁产量可能达到五六千万斤。
宋九未当一回事,那也只有三万吨钢铁,并不算多。
然而与以前相比,这个产量十分惊人。
其他的金属产量同样皆提高了两到五倍以上,仅是去年一年,就铸钱三百七十多万缗钱。
又因宋九的推动,虽然避免不了,一部分铜钱外流,不过金银开始出现盈余,特别是来自倭国的银子,这使得银价开始下跌,但它也解决了部分钱荒问题。
它是矿业,冶炼业与贸易,宋九带给宋朝的变化。
还有种植业,养殖业,水利,圩围田。
这些变化使是百姓更富裕,粮食产量也在渐渐提高,并且棉花在北方逐步普及,因为那个新式纺织机器还没有研发起来,所以没有带来棉布的影响,但北方出现了棉衣棉被。
正是这些变化,提高了百姓收入,也提高了国家收入,因为宋九的调控,轻税薄敛,国家盈余不是很多,但给百姓带来深远的影响。最大的变化,就是人口逐渐激增。
这让两国国力悬差更大。
“固臣以为国力对比如伐,中国分裂已久,百姓饱受苦难,因此吴越漳泉回归,京城百姓欢呼一片,民心可伐,为了国家门户也必伐。然而……”
“然而什么?”
“臣以为伐河东易,收幽云难。非是幽云不能收,但不可轻视,从军队战斗力来说,我朝仍不及契丹,想要收幽云,必须采取先帝之想法,进行持久战,用国力耗之。或者学习孙子伐楚,先慢慢将楚国削弱,最后一举平定。”
“宋卿多虑了。”赵匡义一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