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页

这又是一条理由。

但赵匡义蹙了蹙眉头,用在河洲上,这条理由也可以用在国家上,若是大哥开始也来一个扶一把,事情有些糟。

赵德芳渐渐大了,这让赵匡义产生一种紧迫感。

然而他眉头迅速松开,没有一人察觉。

许多大臣狐疑地盯着宋九。

若这样一来,宋九亏大了,也就是他经营这个河洲,除了成亲费用,给了三个姐姐一点好处,几乎什么也没有捞到,全部无偿的直接或变相地给了国家。

或者能说没有河洲,宋九没有钱帛迎娶潘怜儿,没有本钱在海上捣鼓,但无论如何,这么大的好处,说放就放弃,也不得不让人敬佩。

赵匡胤话音一转,这个不大好说朕同意了,受之有愧啊,河洲从一个荒无人烟的小河心洲变成如今这种繁荣局面,宋九最少占据八成以上的功劳,但现在宋九要官没官,要权没权,赵匡胤也不好意思就接收,于是说道:“你这个性子……为什么将潘家拖下去,你要知道潘美还在前线为朕浴血奋战,若传到江南,潘美如何作想?”

“无妨,陛下,潘家这些年随微臣经营,也得了许多钱帛,钱是好东西,但够用就行。钱多了反而未必是好事,难道陛下眼睁睁地看着因为家中钱多,外父子孙后代不知钱稀罕,坐在金山银海里,吃在顺店,住在富贵客栈,看在剧院?”

“你这小子。”赵匡胤大乐,他也听说了,潘美两个儿子是这么干过,还是宋九拉了出来,不过其他的衙内,有的契股多,家长又不管,或者父亲死去,开始如此堕落。特别是符彦卿的二儿子符昭寿,二弟为此骂过多次。

他又说道:“是啊,钱是好东西,也是一个害人的东西,有的官员为它不法贪墨,有的商贾为它害民渔利,有的豪强为它压迫百姓,也罢,不过朕不解,为何不将它的获利捐助出来,偏偏彻底交出契股?”

“陛下,不要说外父军功赫赫,需要避讳,就是微臣也需要避讳,毕竟我们不能算是普通的豪绅主户,他们恩惠百姓不要紧,陛下更要恩惠百姓,但我们则不同,不怕养民,就怕养民心……不但河洲契股,以后河洲的事务我也渐渐淡出,正是因为这个养民心碰不得。自古以来敢养民心的,要么就是懵懂无知,要么就是王莽之流,没有一个有本领的重臣敢去养民心。”

赵匡胤默然。

他的优点很多,最明显的优点是在军事上,所以他死后许多后人感到惋惜。

但赵匡胤缺点也不少,宋朝有很多让人称道的地方,例如齐人,在唐朝科举中进士的贫困子弟十不足一,李世民那句赚得英雄尽白头,实际是一句空话,包括部曲制门阀制,都是一个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在宋朝才是真正的科举,包括教育也开始向平民敞开。还有各种以后看起来也落后,实际在当时很人道的政策。

可这些政策多与赵匡胤无关,要么就一个齐人的口号,都是在赵匡义,以及后来的宋真宗宋仁宗手中逐步完善起来的。赵匡胤虽喊出齐人,种种政策仍极不公平,只能说他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后来者便于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