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页

瑕不掩瑜,赵匡胤应当还算一个明君,不然他也不敢旁敲侧击地提一提人肉。然而就是赵匡胤同样很多地方没有做好。这也不能怪赵匡胤,制度是一步步走来的。即便宋九有本领将科技加速一个五百年六百年,制度跟不上去,他还是为这个国家担心。要么就不想后人,想后人好不是给他们钱帛,而是给他们一个安全所在。

两家财力越来越大,船只越来越多,若是带上充足的武器,船上的人渐渐能适应南海那些炎热的天气,那么对那些小国家将会是通杀。现在百姓少,移民不得功,但这个时间会很快,顶多三十年,国家人口就会跟上去。

宋九可能是开玩笑,也可能是说真的。

然而潘惟德兄弟却认为他在开玩笑。

宋九没有多谈,问道:“南方如何?”

“停下了。”

“停下?”宋九惊然。他随潘美南征,现在多少懂得一些,曹彬大军东下,略过湖口十万唐军,性质与潘美类似,潘美略过潘崇彻五万汉军,杀入连州韶州,南汉也许是及时组织了十万军队迎击,但那是乌合之众,最强的军队还是在潘崇彻手中。这就是斩首军事行动。因此曹彬此行速度要快,金陵危急,湖口十万唐军才没有士气,那么只能投降。一旦打持久战,十万唐军动援起来,平南唐代价必然沉重。

事实南方出现了大问题,可是连赵匡胤都没有察觉到……

第三百二十二章 硕麦(上)

潘美击败杜真,大军没有停下,就象奔雷一样,金陵城西南方向的新林寨、白鹭洲、新林港迅速被拿下。

实际这时若是宋九军事能力再强一点,历史知识记得再多一点,就能看到一次严重的危机,那就是两种风格的合作,造成了严重性脱轨。

潘美用兵如猛虎下山,如蛟龙出海,速度快得惊人,曹彬用兵恰恰相反,无比的稳重,一求稳了,速度必然快不起来。潘美前军似飞,曹彬在后面拖得苦不堪言,又不大好说,即便赵匡胤给他那个信封里杀人诏书令是真的,他只能斩潘美以下,潘美却是斩不得的。正好南唐攻打池州,为何是池州,宋朝最先占领的就是池州,离主战场有些远,可是江上来往,池州是上游,宋朝占住了池州,只将池州到湖口一段南江面留给了南唐,后方威胁不是很大了,至少对浮桥威胁降低。但让南唐收回去,威胁性就会增加。

而且池州守将乃是南唐叛臣樊若冰,也必须击杀立威。但被樊若冰轻易击败,这一战不是樊若冰打的,而是他帐下大将兵马监押王侁打的,此人乃是前周名臣王朴之子,据传赵匡胤登基后路过功臣阁看到王朴画像,肃立不动,整理御袍,说,若此人在,朕不得着此袍。

因为这个辉煌身世,王侁必然被重用,而且更不是太监,这让宋九产生了误会,于是往宫中太监身上想,宫中那来的王侁?之所以后来重用,也是自有原因,池州一役过后,曹彬下令让樊若冰分兵宣州,樊若冰知趣,让王侁分兵四千攻打宣州,居然真让他拿下了南唐重地宣州。

曹彬又分一部攻打金陵城南方的溧水,宣州与溧水一隔,西方是吴越军队,南方隔绝,江北是宋人的地盘,采石矶当涂已被宋朝收入囊中,金陵将会成为一个孤城。

一是为了配合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