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义乐了起来,道:“你随我来就知道了。”
宋九好奇地随赵匡义上了马,赵匡义问道:“宋九,本王听说你那个冶铜的炉子有眉目了?”
“只能说有了一些头绪,不象原来那么盲目,还不能投入生产,二大王如何得知的?”
“这是一件大事,自古以来铜钱不够用,我朝更是匮乏,本王能不注意吗?既然有了头绪,加快速度研发吧,抢在拿下南唐时,将这个喜讯通报给朝廷。那时就会起锦上添花之妙用。”
“二大王,微臣不敢肯定地答复。”
“尽量努力,还有,那个什么钟改一个名字,什么终啊,很难听。”
“改名字啊?”宋九想了想道:“不叫钟,叫什么?”
“我哪里知道。”
“不用那么避讳吧。”
“你小子懂什么,为何皇兄对你器重,一半是你才干,一半就是你这个名字,宋九,宋久,否则当初陶谷弹劾你,你就要挨本王的大刑伺候了,还能轮到你今天逍遥法外。”
但让宋九犯难了,不叫钟,叫什么,难道继续叫水漏沙漏?
“还有,就是那个什么钟,真难听的名字,研究出来了,也不要生产,继续改进,让冶铜在前面,那么代表着你公心大于私心。”
宋九嘴巴张了张,赵匡义的话让他感到很奇怪,不知道什么原因,赵匡义不让他做官。可现在又这样说,这是分明让他立下大功一件,立下大功了,赵匡胤难道还不让他当官?这前后自相矛盾的做法让宋九云里雾里,但刚准备问,立即闭上嘴巴。道理他还是没有想明白,不过隐隐感到他担心的大事件终于临近……
出了南薰门,一行人继续向前奔驰。
宋九问道:“二大王,我们这是去哪儿?”
“猎杀妖精不易,必须在荒郊野外,这才无人打忧,我们此行所去的地方是南山。”
宋九才不相信什么妖精呢,说有妖精,那就去看一看吧。顺着大道奔驰了一会,一个大汉骑马迎了过来,宋九认识,此人名叫王荣,听说以前是马仁瑀的厮役,臂力过人,马仁瑀进京叙职时让赵匡义看到了,十分欣赏此人,便向马仁瑀讨要过来。马仁瑀有些不舍,不过赵匡义想要,马仁瑀不能不给,由此成为赵匡义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