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就说说吧。”
“来,你看看这两者的水。”宋九先是打开厕所的土制龙头,放水,再将楚昭辅带到汴堤上看汴水,道:“为何厕房里的水那么清?”
“沉淀过……宋九你是说汴水……”
“就是汴水,汴水多次河决,性质与黄河一样,一是少量泥沙沉淀,二是黄河汛期到来,大量河水冲入汴水,汴水不及黄河宽广,于是多处河决。其实想治理并不难,河汴会合处设一堰,再设船的陡门,与放水陡门。只要让河水有一个平静的时间,泥沙就会在水堰里沉淀,注入汴水就是清水。其二在一些险峻的河堤处用石堤代替土堤,勿全部用石堤,只是少量险竣河段用它,这个用费国家能掏得起。再将低洼地区河堤挑高加厚,必须要加厚,才能抗住水压。原理不复杂,书院也授到这个学问。那么汴水危机就会减少一半。而且以后人口越来越多,水泥技术成熟了,也到大肆修飞桥的时候,使汴水船只增大,加强运输速度。”
“这个堰得多大?”
“不用太大,若是河沙渐渐淤平,再挖一条引河,重新挖一堰,原堰有许多黄河淤泥,设一堤就是上等的围田,几十年或几百年后浮泥消失,下碱性沙壤出现,又可以将河道改回来,重新冲刷积淤。”
宋九说的策略并不是太高明,也就是他前世的治淮策略一部分,在宋朝也有类似的事例,治理三白渠就用过类似的办法,不过现在还没有出现,算是一个新奇高明的想法。
楚昭辅兴冲冲地回去,立即去了皇宫。
这个粮食压得他这半年几乎气都喘不过来。
将宋九的想法,再加上他自己补充的一些想法逐一说出。
赵匡胤走了几步,问:“是何人教你的?”
“陛下知道啊。”
“你若有这等才干,都不会发生这件事。”
“老臣有罪。”
“你确实有罪,若不辜念你随我多年有功的份上,去年朕就将你弃市了。”
“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