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石汉卿失势,不由宋九出手,张琼的一些友人与下属必然对石汉卿进行一系列的打压。
不过也不大好说,说不定赵匡胤袒护到底。
玩了一天,大家尽兴而散,只是宋家小娘子略有些那么不自然。
宋九装聋作哑,就当没有发生过。
第二天他到了钢监,一个小轴承,成了头号难题。甚至石膏模具都想出来,皆没有解决。最后变成铁模,中间火候又成了关健。若是过早钢汁浇入,就成了热焊,整个凝固在一起。若浇得迟,上面铁模压下来,多余的钢汁挤压不出去,又铸不成钢珠。火候重要,速度也重要。而且模具本身要精密,下面半圆,上面方形,这是下面的模具,上面模具只是半圆,然后挤压,将多余的钢汁从表面留下的缝隙挤压到下面沟槽中。这个要无比的精密,不能有丝毫误差,否则就铸不成正规的圆形。
铸出钢珠后,还要加工,用固定的铁夹夹在铁架上,再用手工砂轮抛圆。并且越快越好,否则真正凝固,想要抛圆无比的困难。成品率仍不是很高,成本也依就高昂。
但能勉强做成量产化,成本也比原来下降了许多。
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改良,改良后,这个技术就可以交给朝廷,那么车轮子将会进行一次历史性的变革。
宋九与工匠们交谈了一会,又看了看钢窑与焦炉以及高炉,忽然他脸色变了变,然后找来尺丈量一下。量后脸色又变了变,如他所看到的,高炉出现了一点儿变形。
很细微的变形,工匠天天在钢监,反而不注意,外人不了解,同样不会注意。宋九想好一会,终于想到问题出在哪儿。但那会十分十分地麻烦。接着心中叫幸庆,三司种种考虑,工匠还不能全部吃透明白,也怕出事故,因此无论飞桥或者钢监,都没有建设。
这种变形速度不是很快,没有五六年一般人不注意的,就是注意到了,自己也可以搪塞过去。但不能说它是错误的,那会引起人们对所有技术的质疑。
不仅是唐代,也不仅是中国,各朝各代各国,内斗避免不了。只是一个轻一重罢了。但宋朝这几年,内斗会越来越厉害。一旦所有人质疑新技术,那将是一场灾难。
然而这会非常非常的麻烦。
不看高炉,心中有鬼,怕别人怀疑,坐在河边,看着汴水,脑海里仔细地回想。知识用到时方恨少,自己前世跑南走北,业务需要,也与各个企业单位打过很多交道,还逐一参观过,为什么不用心记下来?
想了很久,脑海里出现几个方案,这只有慢慢研究了,当然,会堆很多很多的钱。
骑着马,准备回家画图纸,写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