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递了折子,陛下留中不用。”刘温叟惭愧地说。
“一奏不行,何不来二奏,这件事都不奏,要御史台有何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刘中丞,你为天下言臣之首,难道不达吗?我自认为我很自私了,更非是一个君子,兼家中亲人劝说,朋友劝说,还看不下去,刘中丞是御史中丞,怎能看得下去。若是我,辞职吧。”
大家伙儿面面相觑,怎么又说起这个。
“宋九,你不要逼刘中丞。”赵匡义在边上说道。
“二大王,正是因为尊重他,我忍不住才说出这番话。若想清廉自洁,不用来做官,可以做隐士,陈抟在华山做得很好。”
“放肆。”
赵匡义喝道,实际他这一喝,只有两人懂,赵匡义是暗中警告宋九就不当管这件事。宋九无奈地耷拉下脑袋。早朝开始,宋九缄默不语。刘温叟让宋九一逼,苦逼了,再次弹劾王继勋,说赵匡胤处执不公。赵匡胤不答,反而宣布散朝。
吃过“早饭”,宋九继续在看档案。
赵匡胤忽然到来。
大家行礼,赵匡胤让臣吏平身,然后来到宋九面前,问:“宋九,来三司可习惯?”
“陛下,略略有些不习惯,三司自成体系,有没有微臣无所谓。”
“若抱着这种想法,你就是失职!”
“臣明白,但微臣也要熟悉了,才能理政务。”
“你为何相逼刘温叟?”
“微臣是实话实说。”
“人非圣贤……”
“陛下就是圣贤,不当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