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什么?朕都能容王全斌,何必不能容孟昶?以前朕在军营,也喜欢动手动脚,但自从张琼死后,朕都不敢用动脚了。你说朕是长者皇帝,可知道想做一个长者何其之难?”
“是啊,千古以来明君就那几十位,不过陛下还是不要动手脚,满朝文武谁能架住陛下一拳头?”宋九怯怯地说。
“说说徐氏。”但赵匡胤比划了自己的大拳头,甚是自得。
宋九心中仍然不大相信,当真孟昶是死于疾病的?这恐怕是一个真正的谜团了。对徐氏与赵匡胤有没有一腿,宋九同样不敢确认,说道:“陛下,皇子也要教导,大儒,长者之臣,不过只是教导,也不能走得太近。陛下春秋正盛,做为臣子若走得近,说不定就会引起祸事。徐夫人孤身在京,想攀权附贵之心可以理解,然而她是前蜀主的妃子,若与皇子走得太近,也不大好,这是微臣的看法。那天微臣略规劝了一下,劝得隐晦。”
赵匡胤默默无言,不知道在想什么心事。
群臣一行继续往前走,李崇矩问:“当真那种火车能造出来?”
“能,但不仅是火车的技术,还有铁路的技术,铺铁轨技术不难,仅是铁轨用铁量也能承受,然而一路过去,有许多山川河流,那非是白玉桥,载重量不大。那是承受一万石重量的铁桥,还有行驶的震动力,这个桥用铁量大,技术更是难题。再者就是大山,小山可以建燧洞,大山想建燧洞不大可能,必须将它生生炸出一条道路。甚至用八字铁路拉。国家没有那么多钱帛,其技术难度更是无法想像。特别向河北去,非是往京兆府方向去的河流,并不是很宽广,若是在黄河上架铁桥……”宋九摇了摇头。这个桥就不是白玉桥了。
“那还不是空想?”
“怎能是空想呢,若是课铁量跟上去,达到一亿斤,各种技术也跟上去,成本下降,国家收入增加,它还能是空想吗?虽然建设会用掉许多钱帛,若是全国有数条铁路,兵力与物资可以短时间到达四面八方。国家将会变得如何的稳定?特别是未来用兵北方。”
但宋九心中很悲观。
它的意外因素很多,第一个物格学能不能发扬光大,若是干不过儒学,成为邪门歪道,说不定传播到西方,反而造成灾难提前降临。
第二是宋朝的外患,若不将西北党项人解决,幽云十六州收复回来,只要宋徽宗在世,依然能让游牧民族将宋朝干掉。变革就不能到来。
第三是粮食产量问题,现在整个宋朝,包括北汉南汉吴越与南唐的户数也不过三百万来万,包括人口最稠密的南唐也不过六十几万户,一百来年后就是两千多万户,增涨了七八倍。若再过一百年,增涨三倍没有问题的,那就是六千多万户。一旦宋朝出现了这么多百姓,不用对付外敌,自己儿就乱了。引进杂粮都解决不了问题。
但不是没有希望,这一切正是宋九。实际学舍办起来后,进步最大的不是学子,而是宋九,他正在慢慢适应用这时代的生产力与技术,与前世所记忆的知识结合,将许多事物一步步演变出来。并且不是走弯路的那种演变。就是帮手太少,帮手有,要多少有多少,但真正管用的帮手一个也没有,包括他的二十一个亲传弟子。
毕业考结束。
这次考试严格得多,两个博士那边开后门,宋九这边却守住了关口,学子出去,主要还是算术与会计,少量物格学知识,以使他们提高认识。至于经义与明律也不是很重要,两个博士开后门宋九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