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只带几个学子下去看,别赐微臣官职,省得到中书交接。几天后就能给陛下答复。”宋九说道。那个什么巡察使的,宋九做了三回,不想再做了。
“那也好,朕会下诏让各州县配合你。”
“也不用下诏,微臣下去只是看一看,量一量,不用动扰各地官府,况且黄河水涨,各地官员也有压力。司马迁说无为而治说得有些不大准确,不是无为,而是尽量不要扰民。若陛下同意,支持微臣五匹马。”
赵匡胤听后又是一阵沉默,说道:“若无事,经常进宫来,陪朕谈谈心。”
边上的小黄门听后,眼睛都瞪了起来,然后无比艳羡地看着宋九。宋九头皮却麻麻的,说道:“陛下,若想问微臣,让黄门召唤,若是微臣时常见陛下,外面会有误会……”
“也是,你下去吧,朕听候你的消息。”
小黄门一声叹息,这小子,多好的机会啊,居然放过。
宋九回到家,挑了几个学生,宋家养了三匹马,宋九没有事,也让学生们习骑马,会骑马在这时代十分方便,例如去巴蜀,不会骑马,只好走路或者坐车或者乘船,那会很慢。但会骑马,二十几天就可以到达益州。不过马少,练习的次数不多,能真正做到骑马奔跑的学子不多。但宋九只带几个学生帮助,这个能办到。挑了六个学生,带着一些测量工具,再从朝廷哪里将唐末后黄河河决记录拿来,从孟州开始,这近百年来黄河出事的多从孟州开始,滑州、澶州、濮州是高发地区。
任何事都有原因的,但在这时候的官员多解释不清楚,甚至说上天示警,与地形无关,是老天让黄河出事的!
这样解释,哪里能解释清楚,实际这个原因中国古代很早就察觉到了,只是大家不愿往上面想。七人时散时聚,不仅看黄河,还跑到河堤外几十里的地方观看测量,看水土,量地形高低,看植被,迅速到了滑州。韩重赟正在滑州率领兵民堵缺口,将宋九接了过去,问:“小九,你怎么又下来了?”
宋九说道:“韩将军,这次不算下来,十几天就回去。”
“来,吃吃酒。”天气也渐渐凉了,秋雨绵绵,宋九与几个学生到处跑,身上披着斗蓑也不行,早淋湿了,韩重赟邀请,宋九也不客气,进了大帐,喝着酒吃着肉,将身体暖和暖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韩重赟说道:“宋九,以后教教我那两个不肖儿子吧。”
“韩将军,你想折杀我啊。”
“我说的是真话,教教他们做人做事的本领。”老韩说道。论权谋术什么,他远不及赵普,可是感到了,自己押了一宝押对了。
宋九也不作声,未来的事如何好说呢,不要想那么多,首先得在三赵之争中活下去。没有多作停留,宋九又继续向东。量了十三天,主要雨水多,道路泥泞,耽搁了速度。不过也有一门好处,正是水位线最高峰,宋九能量到第一手数据。带着数据与地图,宋九返回京城。刚入城没多久,就让王全斌两个孩子拦住。
第一百八十七章 求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