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在这个买卖上宋九做得很亏,最后不包括那些免费赠送的,也抛除雕版成本,大肆印刷后一套成本依然达到了近七百文钱。没办法,纸贵,墨贵,又是大字,格外占纸张!
不然宋九还想卖得便宜一点。他这种思想开了先河,实际再往后去宋朝还有一种刻本,叫家刻,刻好了免费赠送亲友或私塾学子,因为财力有限,印数少,但是做善事的,校勘精细,刻印均佳,质量往往超过了官刻。不过现在国家还没有好起来,特有钱的人不多,未见家刻。宋九半家刻算是第一遭了。
几十家书坊的管事一个个到了,看着书,又听着这个价格,觉得不可思议。一本易经仅两万余字,售价还达到一百五十文,况且这么厚的六册书。
人家非得这么卖,有什么办法?卖得便宜好啊,销量才会大,省怕宋九反悔,一下子就签了七千多套。听到这个数字,朱管事又急得要跳。然而便宜确实有便宜的好处,一个月不到,七千套书就销售一空。
书坊的各个管事喜出望外地离开,朱管事嘴中不停地念叼也接着离开,玉苹说道:“九郎,可以派媒婆上门提亲,你与潘家娘子约好一月期限,现在快四十天了。”
“忙得昏天黑地,我都不知道日子。”
“家中钱又不多了。”玉苹说道,宋九要用钱,玉苹不阻拦,但这个钱用得她同样心惊肉跳。高价蔬菜卖得全京城的人红眼,然而短短数月下来,为十几个琉璃工匠盖的房子,琉璃作坊,给潘惟德的契股钱,试验用的钱,以及这套书雕版用的钱,赚来的钱眨眼就下去一大半。试验还继续会烧钱,天热时要盖新教室,以及其他想不起来的用费,若是亲事讲成,那是潘家,聘礼也不能少。去年赚了很多钱,但马上钱就不够用。
宋九说道:“真不行,琉璃正式烧出来后,往正店上装吧,用它做广告,然后卖琉璃。”
“这倒是一个主意,”玉苹一颗心才松下,说道:“明天就是一个好日子,让媒婆去潘家吧。”
“行。”
第二天两个媒婆过来,这是开始,也必须要好的开始,一部分是自身的实力,一部分也要媒婆会说,特别田氏似乎略有些不情愿,两个媒婆嘴巴功夫变得尤为重要。玉苹给了两个媒婆一人一个三十多两重的金锭子,让媒婆替宋九上潘家提亲。
媒婆拿着钱,高兴地提亲去,宋九与玉苹坐在家中等消息。日头转眼间就过了晌午,天气也渐热了,外面传来早蝉的鸣唱……
第一百六十六章 想不通
下午,两个媒婆回来,李婆说道:“九郎,田夫人意同了,但她说家中就这一个女儿,必须慎重,要写一封信去潭州问潘美将军。”
“辛苦两个婆婆了。”宋九很客气地说道。
将两个媒婆送走,她们的话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越是象她们这样高级的媒婆,越会说话。但真要是田夫人意同,两人是骑着毛驴去的,比走路快,不会到现在才回来,大约她们在潘家还不知磨破了多少嘴皮子。然而田夫人也肯定没有十分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