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酒香味太浓郁了,若不是大家伙儿一起看着,他都能抢过一坛来喝。
宋九搓手,难得的大戏啊,连吕端都无意中来中招,又说道:“别急,我先将它倒齐,大家一二三喝完,四碗不倒者赏一石黄瓜。”
潘惟德急了,说道:“小九,你家地里那个黄瓜快下市了,有那么多黄瓜分吗?”
“放心吧,”宋九拍开坛盖,然后让学子将诸人分开,随着酒香扑鼻,越来越多的衙内想往里面挤,不能将这么多人一起灌倒吧。开始倒酒,香味越加浓郁,吕端闻着酒香道:“好酒。”
又挤进来二十几人,宋九看着这九十余人,说道:“记好了,大家是男人,不是男人者,就不要一口喝干,是男人者必须一口气喝干。”
潘惟德道:“它难道不是酒?”
“绝对的酒,不会是毒药,我也不敢给诸位喝毒药。”
“那你说得那么恐怖?”
“不是恐怖,是烈。”
当然,大家还不知道这个烈字含义,皆不屑,宋九说道:“大家准备开始,一,二,三,喝。”
第一百五十七章 清明(上)
宋朝酒业也繁荣,按原料能分成果酒,米酒与杂粮酒,一些水果、秔、糯、黍、秫、麦、粟都拿它们来酿酒。甚至纯糯米酿造的甜甜米酒,一些百姓又用米酒槽来做菜。
根据酿造时间又分成大酒与小酒,自春到秋,半年时间酿成就拿出来销售谓之小酒,这个酒放到冬天再蒸一蒸,复酿,到第二年夏天拿出来销售就是大酒。但这个蒸不算是严格的蒸馏,虽说大酒,度数也不是很高,相当于后世的花雕。
按色泽又分为清酒与浊酒,多是浊酒,所以有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清酒要求更严格,经过沉淀,过滤,还不能见光,材料多是选用优质稻米为酿酒原料。多是大酒,工艺更复杂,并且很贵。
有的正店有专门的酿酒师,而且这时代对技术保密十分严格,各个匠人敝帚自珍,有一个酒匠,经他手出来都是美酒,可按照他传授的方法与步骤去酿酒,别人又酿不出来,问他原因,他说造酒随天气温炎寒凉,量多少之数,均冷暖之节,还要把它搅伴得均匀得当,尝味体测,而这里是不能口授,但心晓耳。
没有那么玄乎,实际就是不愿意将重要的窃门告诉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