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玉苹想了想,宋九比喻粗俗,但却是事实。且不说五代皇帝的上位,就是当今皇上也是因为手中有兵,才当成皇帝的,想了许久盈盈欠身道:“奴家先恭贺九郎。”

“恭贺我什么?”

“九郎人未去,就知道了形势,头脑清醒,此行必会平安。”

“我那有这本事,还要感谢韩将军哪。”

真的升官了,其他未动,将勋官改迁为四级勋官骁骑尉,又塞了一个太常博士的称号。

宋九送走下旨的小黄门后,朱三看着两个博士笑,缀了太常博士,也意味着两个博士彻底比宋九官低一等。不过性质还有些不同,这个太常博士是半年前刚刚出来的,禀程唐朝制度,与唐朝略有些不同,以后专门用来授以学问博渊的国子监或太学先生的职位,也就是国家最高级的老师。

并不多,现在只授了六人,若非燕张二人劳苦功高,还轮不到他们得到这一职位。再加上宋九,是第七人,但前面六人是职官,也是差官,对宋九来说只是职官,不是差官。

宋九说太学将会成为贵族子弟的游乐场,但朝廷对太学态度肯定比他的书院态度慎重。不过对宋九书院也慎重,这个书院不同之处,经义虽是必修课目,实际大家清楚,在这里,经义是次要的,主要的是算术会计与物格,甚至宋九计划中的一些杂学,经义明律为辅,各项实用为主。

没有西下这件事,宋九还会迟早得到这一官职,否则以后扩招,一些大儒弄不清楚,会让书院产生纠纷。比如明年,学舍就会再扩招,扩招就会扩大先生名额。

仅是将未来的官职透支。

有了这个职务下去时,也不会被过份轻视。

宋九正色地说:“朱兄,不要开玩笑了,我马上就要走了,这一回去的是战火纷飞的两川,家中钱帛更多,你与两个博士也要替我守好家,特别是和尚道士神汉巫婆,切不能招他们上门。”

“放心吧,宋九,为何朝廷让你西下。”燕博士道。

“这个不提。”宋九郁闷地摆了摆手。还有事,虽然前几天就开始安排,还不能走,河洲上的事务不少,继续安排。大姐迅速得到消息,与七姐一道来到,也问宋九。

“大姐,你莫要担心,朝廷这一回派了三十名侍卫随我一道西下,速度会更快,早则两个月,迟则三个月,我就回来。”

“那你下去做什么,算你骑马飞奔,在路上也要花一个来月时间,又能巡察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