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九将入股经营河洲的事说了一遍,继续忽悠,讲了种种好处。
别的没看到,面包是尝过,人也上天,就是面包卖一贯钱一个,估计还会有人买。这个上一次天,收费几百贯钱,估计为了猎奇,还会有人上。不提想不起来,一提这些东西都同赚钱的好法门。周围的几十个衙内急了,潘惟固说道:“九郎,你真不够意思啊,能入股也不与我们说一声。”
“潘二郎,不是我不说,是你们没问。”宋九很无辜的摊手。
赵氏兄弟急,宋九不急,也不能急,他们找自己与自己找他们是两样的,若自己老子是潘美,就能找他们,但不是。自己找他们,以后会失去主动权,作用也不会明显。只能将一个个诱饵放下去,让他们自己来上钩。
这是一件好事儿,一群衙内将目标转移,七嘴八舌地议论,不赚钱的项目有,双虹桥,学校,码头,码头也许会赚一些钱可投资太大,不过这个由朝廷出资,也就不计较了,再说其他项目,除了一个广场不赚钱外,个个都能赚钱,而广场就是不赚钱,投资也不是太大,能承受。一个个就象发现新大陆一样,开始议论可行性。
石保正与高处恭看了心里面紧张,高处恭问:“九郎,那我们的事……?”
“高大郎,我那天说过,这里将是聚宝盆,我吃不下来,你也吃不下来,就是大家伙吃下来,以后还要分一些给朝廷,不然连国家都会眼红。”
赵承宗在边上说道:“九郎,国家怎能眼红?”
“皇上不会眼红,但一年若是能赚五十万贯,一百万贯,士大夫们会不会眼红?”
“一百万贯哪。”
“你去潘楼一条街,将那些店铺一年总收入查一查,问他们一年能赚多少钱?况且是若大的河洲,它的面积是潘楼一条街的十倍有余。一百万贯大约不可能,但一年五十万贯未必不可能。那时不分一点给朝廷,士大夫们会不会弹劾?别看你们孔武有力,但笔杆子,讲歪理,能讲过那群文人吗?”
衙内多是武将后代,或者是武臣后代,听后会心一笑。
上面在升天,下面却在议论。宋九开始解释,后面又卖关子,什么都不说了。玉苹不知道什么时候挤过来,听着这些衙内的说话,她捅了一下大姐的腰,那意思是说,鱼儿们一起快上钩了,不是一条两条鱼,是很多鱼。
第七十六章 南方(下)
临近傍晚时分,宋九不让衙内上了,而是让几个姐姐家人,包括玉苹主仆上了气球,上去看一看,不是往下跳。然后结束,还有许多衙内未上呢,但宋九打着朝廷要技术保密的口号,当着大家的面,就将气球拆掉,风箱拿走。
这才是真正的饥饿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