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用得三司与内藏库官吏心惊胆战。
但高炉一天天成型,接着搭更密集的脚手架,砌砖头。一层层砌上去。因为水泥没有完全凝固,里面的木头泥土高台未拆,那将等高炉全部凝固了,慢慢地将它们弄出来。
人多力量大,一个月后,就在汴水起了一层融冰时,一个古怪的烟囱终于立在汴水河畔。
毛竹搭的脚手架还不敢拿,炉里面还要建造一些布置,四周的煤炭篝火同样也不敢停,但开始将里面的泥巴与木头往外吊运,高炉理论上是竣工了。
离京城不远,于是赵匡胤带着大臣过来观看。
不是宋九禀报的,实际要看最好还要过十几天,高炉出铁,然后再炼钢,冶出好铁,炼出好钢,再来看,不知道用了朝廷多少钱,但想来不会少,甚至他那个正店的钱也早用下去了,但看到成果,就会觉得这个钱用得值。
浩浩荡荡大队人马过来,宋九与诸官吏迎接。
大家抬头看着高炉,脑海里只有三字:高,好高!
第七十章 第一个上钩的鱼
实际宋朝有了一些高建筑,有几座高塔也达到了六十多米,传说中武则天在洛阳建明堂,高度达到三百尺。不知是真是假。但它不是塔,不是明堂,不是高楼,视觉上会让人感到更高。
有的官员看着它,心中百味杂陈,心想,真造出来了?
吕馀庆很担心地问:“宋九,它会不会安全?”
这个人站在下面都要抑着头才能看到顶部,又不是很大,吕馀庆十分担心它会随时倒下,但不能直接问,只能委婉地问出心中的疑问。
“吕相公,它绝对安全,最少能屹立百年之久,若有问题,我就是担心砖会开缝,那问题也不大,可以用石灰补上。牢固性不是在砖,其实没有砖,它也可以屹立不倒。用砖原因是封闭性。”
“没有砖也会没事?”
“吕相公,没有砖反而会更牢固,它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就这么一个大炉子,三十二道钢筋混凝土,若没其他原因,屹立五百年也可以实现。”对这个大家显然不懂,宋九也不想多谈,又说道:“要么技术上以后会陆续的发现一些小毛病,但臣想来纵然有毛病,也不会太大,以后可以陆续地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