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想要温度必须有焦碳。

这个出现时间较早,似乎在南宋末年就出现过,现在宋九未看到。说简单也简单,只要将烟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就可做出焦碳。

但焦碳也有好有坏,首先就是区别烟煤种类,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及贫煤六种烟煤,各自制焦情况不一样,想要做出好焦碳,必须将它们识别出来,再进行搭配。

然后再进行各项技术研发。

还有一个问题是宋九无法解决的,那就是含硫量,若是硫含量高,必将硫带入冶铁中,铁质量就会差。以如今条件,宋九怎么可能做到去硫化,只能说用高炉冶铁,冶出的铁肯定比河北那些小土炉子好,另外不会形成严重浪费。

随着学习的官吏禀报,朝廷渐渐重视,现在不需要宋九买材料,只要宋九一声吩咐,开封府就会派人将相关材料送过来,替宋九节约时间。还没有奖励,这个也少不了,一旦成功,就是朝廷发放奖励的时候。

院子里东西比较杂,不会建造高炉,也不用建造高炉,各种基础的技术研发出来,高炉也就有了,好一点的钢铁同样也有了。只是火药没有放多少,只有几斤数量用来做讲解的,不然后面在试验,离不开火,火药放在前面太危险。

宋九带着学生捣鼓,赵德昭趴在边上观看,不停地询问。甚至因为年龄小,想要动手帮忙,宋九那敢让他帮忙,马上回去,一脸黑炭末,赵匡胤准得与自己急的。

用胳膊将他挡着,不让他动手,看可以,问也可以,绝对不能伸出手碰。

实际在那次炸城墙时宋九就带着学子研发,这两样东西皆有了一些眉目,到了天快黑时,一行人回去。宋九未敢留赵德昭吃饭,那才是真正失了体统。

然后将四个画家喊来:“从今天起,每隔两天可以去御街贴一幅画。”

第六十八章 悬赏

天空变得惨淡,风声渐渐呼啸起来,云儿也黄了,蔫蔫的耷拉着脑袋,无力地在天空中慢卷着。

难熬的冬天就要来到。

宋九买来许多木炭,分的心太多,授课时间也少了,本来宋九想放一个三九假,从二九放到四九末结束,燕张二人不同意。这个冬天还得要授课,宋九没办法,只好买来许多木炭。似乎从徐州那边找到了两处煤矿,不过储藏量不大清楚,想要开采也不是很容易。另外就是火药的问题,这个必须由朝廷来生产。接着一个问题接踵而来,那就是制度。

新技术将会引起一系列的变革,例如铁矿石必须统一冶炼,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到处挪小炉子,私人成本也不可能实现做高炉,还有火药的配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