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最后是笞杖,笞是用小棘条打屁股,最少是十次,最多是五十下,杖是用三尺长的竹杖,也是打屁股,最少是六十次,最多是一百次。总之,量刑向宽松化方向发展。唐朝时不但打得重,打的部分也狠,有腿有背有臀,往往能将犯人活活打死。但在宋朝不会。

如果宋九认识衙役,打得轻,六十杖对皮粗肉厚的宋九来说,顶多是痛一下。但不能打,这些衙役好象大多数认识这两个潘公子,只要一杖,下手必重,只要一重,那怕就是六十杖,宋九也会吃不消。赵匡义真的判了几十杖,凭借自己“调戏人家”,也能判。

而且看样子,这个阴险的二大王很是很是想看到自己被揍。宋九脑子急转弯,眼睛一转,计上心头,赵匡义就看着他,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看看这小子如何表演的,他表面上正襟危坐,实际内心在大笑,难怪刘判官说他是活宝。宋九道:“大王,真打臣一百下也行,不过若是将臣打坏了,再也没人教那些学子。”

本来赵匡义不想打他,一听反而下令道:“来人哪,将此人拖下去重杖一百,记住,是重杖!”

第二十四章 父辈(下)

一百杖还要重杖,宋九汗如雨下,大声喊道:“大王,不对。”

“有何不对?”

“唐得天下,尉迟恭有功于唐,益骄。唐太宗在皇宫摆酒宴款待群臣,尉迟恭也回京赴宴,席间他看到有人坐在他席位之上,大怒道,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下首的李道宗反复劝解,尉迟恭勃然大怒,殴打李道宗,李道宗猝不及防,一只眼睛几乎被打瞎。唐太宗非常不高兴,对尉迟恭说道,朕览汉史,见高祖功臣获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来,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饬,无贻后悔也。由是尉迟恭改过自新,君臣得以从始得终之美。”

李道宗就是防备,也不会是尉迟恭的对手。

宋九道出这段故事,是说他们是潘美的子女,你是皇弟,潘美到湖南替朝廷收拾烂摊子,你就应当管得更严,以免祸害了潘美。

赵匡义不紧不慢地说:“那是陛下的责任,与本官有何干系?”

宋九看着赵匡义,心想原来现在这个二大王还没有产生野心哪,没野心这一招就不管用,宋九又想出第二招,转过头来看着潘美的两个儿子,道:“两位大郎,我补偿,为你父亲做一首小令如何?”

“你还做小令啊!”潘美二儿子潘惟固举着拳头要打。

“是好的,是好的,保你父亲名扬千古。难道你不想你父亲名扬千古?”

“你骗谁啊。”

“潘二郎,你就听他一遭。”赵匡义阻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