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问题是不能让它弯曲,那么木头早迟必会崩断出事。所以力臂不能让它过长。而是用绳子将网兜拉到船头装货,等于垂直距离在增加。一旦铁链绞紧,引力作用,必然垂直向下,一垂直必撞向河堤。不说这一网陶瓷,就是普通的货物,最好也不要撞击,从而引起反弹震荡,损伤整个吊机的寿命。
但需要的力量并不是太大。
这也是力学原理,引力与重量没有其因素,是一样的。五十石货物的重量就会有五十石向下的引力。但现在铁链与转轴在承受着它的重量,也等于负担着它的向下引力。七姐夫二人根本不需要那么紧张,只要稍微有一些力道使上去,货物就会在空中保持着弯曲,一直到它与地面成垂直距离从容放下绳子。
类似的道理是吊钟。
有的寺庙里大铜钟能重达千斤,但它吊起来后,那怕使出十斤力气,都能使它剧烈摇摆。
同样道理还能用于河中的货物,几百吨的货船往往十几个纤夫就轻松地将它拉动,货船引力没有改变,但河水的浮力抵消了它的引力。纤夫拉纤时的力量非是针对引力,而是针动改变物体的惯性力、船只破开河水的阻力与摩擦力。
都是简单的力学原理,包括器械本身,但若在这时代一一解释,会让所有人都感到头大。因此,它一问世,就让人感到神奇无比。
在七姐夫与戚八郎二人拉扶下,网兜终于从船甲板上斜斜地向空中升起。
看到它升起来,船家夫妻不掩面不敢看,船娘哭声更大,与其他人无关,于是一起紧盯着,有人发出惊呼声。
不久网兜与堤岸呈现垂直状态,宋九又拉了拉,钟大郎、何二郎拉动另一边的绳索,作为转轴的木头转动,货物顺利上岸,一人将网兜稳住,宋九二人过来帮忙,从网兜卸货。
其实开始时宋九未想到转轴,而是直接将木头固定住。但最后考虑到无论堤上或河下,必须有四人拉绳子,绳子呈直线状态,人会比较省力,一旦呈扭曲状态,等于扭距弯曲,货物又重,惯性会更大,必须要更多的人手才能拉稳绳索。若那样,就失去节约人力的意义,因此又想出转轴与波浪形圆圈高台铁面。
四人将货物飞快落下,七姐夫又将网兜拉回去,宋九在岸上放回铁链。开始准备吊第二趟货了。
“这也行啊?”胡老大张大了嘴巴。
平时他们搬卸,多用肩膀挑,同样要放好,再从船上的跳板上岸,从河边再沿着河堤到堤岸上,然后再下河堤走回船上。滑轮组起一组货物的时间比他们一个来回要长一点。
然而人家是六个人操作,一次就足够他们挑上二三十回,三四十回。并且搬搬拉拉,都不会因为吃力而闪了腰杆子。同时也腾出空间,人挑一担货物上下,肯定比它速度快,可是人少船小,船大人必须多,这么多人扎在一起,往往挤成一堆,必须有人等候闪让而耽搁时间。外行人还难以比较,胡老大就在这里谋生,并且是行首,一估算就得到答案,它吊一趟货所需的时间仅相当于挑夫来回挑一趟的一倍半时间。效率何止提高了一倍,两倍三倍也有了!
胡老大一边看得稀奇,一边抓耳挠腮。第二趟货物又拉上来,胡老大好不容易憋出一句:“果然是读书人,学问多管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