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士林对此的看法则是“有益于移风易俗”,在这样的主流思想下,勋章派至少迈过了奠基阶段,从而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勋章派的形成对大宋的商人们内心的震撼是巨大的,长久以来商人就费尽心机的寻找如何能够保证自己财产安全的方法,为此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去依附官僚。不过官僚们给他们的回报是充当官僚的赚钱机器,到了必要的时候却被官僚所抛弃成为牺牲品,自己的财产也会被官僚们瓜分一空,一个家族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积累一朝划为泡影。
现在“勋章派”的出现给了商人们另外一个途径,以前王静辉所提倡的“投身公益事业来换取百姓的支持”,尽管这样做也是非常有诱惑力,但是实际上想要看到其中的好处非常难。“勋章派”的出现使得大宋商人们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切实的得到了提高,他们不仅是在虚荣心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尤其是获得勋章的商人“除犯谋逆之罪不得抄家,谋反罪名成立的话,家中不相干奴仆、雇工不得受牵连,直系亲属未成年者不同罪……”。
这些“勋章权力”使得商人们在政治上很大程度上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权力,他们不用依附于官僚照样可以活的很好,把贿赂官僚的钱物用来投入公益事业,由此获得勋章也同样可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这么简单的一笔买卖,商人们心中算得还是非常清楚的,不用宣传,不用蛊惑,不用引诱,成为“勋章派”中的一员是大宋商人们的主流了。虽然自己当初的一个简单的想法,但是却没有想到经过这几年来并不是非常专注的发展完善后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这是王静辉始料不及的,不过他非常高兴看到这样的变化,毕竟在他的眼中商业文明才是在这个世界中最适合生存的文明——商业文明才是最终的王道,虽然农业文明在和平时期还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在这个游牧文明强势崛起的时代,农业文明就注定了挨打的命运,这是王静辉所不愿意看到的。商业文明有着其特有的扩张特性,尤其是在宋朝的良好基础上从农业文明向商业文明转变,则是事半功倍,要知道论社会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还远不能够和现在的大宋相提并论,英国人能够做到的,大宋人没有理由做不到。
王静辉对采用哪种社会制度并不是很看重,对他来说只要国家强大,人民安居乐业这就足够了,就是在千年以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空中,一些中东国家还是国王君主制,可见采用什么社会制度最关键的还是要看本国百姓能不能过得好,国力是不是强大。也许在王静辉所生活的时空历史中资本主义只是短暂的在中国出现并没有成为主流,但是中国最后能够选择社会主义本身便是顺应了历史潮流,就算社会主义制度在后来受到了很大的质疑,但是能够让中国发展的这么好,就说明它是适合中国的。很难想象能够有什么社会制度能够让百年挨打的中国在短短的五十年内又重新回到世界强国之列,“国共之争”在王静辉的眼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历史证明了中国的最后选择是正确。
宋朝会不会出现资本主义并不重要,而且王静辉打心眼儿里就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他从来就没有想过推翻宋朝赵家王权的统治,在游牧民族的威胁下,在处于平和稳定阶段的大宋发动资本主义革命?这种自残的方案他是不会考虑的。所谓“社会制度三段论”不过是人为的硬性划分,封建制度发展的最终目的便是资本主义或是社会主义?王静辉不是哲学家,就连政治家也只能够算上一半,大宋到底走向何方他不清楚,他甚至都没有一种使命感,只是觉得让国家更加强大,百姓生活水平更高,科技水平更强,让大宋更加遥遥领先于这个时空,让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生活的更有尊严!
※※※
这章后面有点犯禁,戒念不知道是不是该写出来,最后斟酌再三还是写了出来。在戒念看来中国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中国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功不可没。这段时间戒念致力于近代史方面,想想百年前的中国,可谓是字字惊心,当细读百年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在想想今天的中国,这个局面来之实为艰辛,甚至“艰辛”二字已经不能形容这个过程。
令人庆幸的是中国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也许是冥冥之中上苍保佑我中华民族。尽管今天的中国还有着种种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想到百年中国能够走到今天,心中也就释然了许多——强大需要时间的积累,百年屈辱近代史加上短短不到六十年建设的时间,中国能够走到今天,共产党人功不可没!
近代史读得太郁闷,戒念稍微发泄一下,后面的字数不在计费范围内,读者请见谅!谢谢!!
第四百一十九章 志向
“爱卿,你看看这道奏章!”皇帝赵顼微笑着将一本奏章径直递给王静辉。
昨夜下了一场大雪,把正沉浸在春节欢乐中的汴都装点的银装素裹,王静辉本来还想好好睡个懒觉,自从他来到这个时空后,睡眠成了最令他苦恼的事情,每天只有两个时辰的睡眠犹如一块精准的时钟,说是睡懒觉,不过是他赖在被窝中不肯出来罢了,睡是睡不着的。
不过就这赖床的资格也被皇帝的催促给打碎,他不得不穿戴好乘车入宫面圣,和每次进宫不一样,王静辉把他的钱包装的鼓鼓的,从皇宫门口的侍卫开始,进入皇宫后他每见到一个人都会发一个红包,弄得所有见到他的宫内侍卫、太监、宫女等都眉开眼笑。换做旁人可是不敢这么做的,但是王静辉却是不在乎,敢公开对皇宫内的人发红包,估计自大宋立朝来除了皇帝之外还没有谁这么做过,王静辉就这么一路红包一直发到皇帝赵顼的面前,弄得皇帝赵顼都有些哭笑不得。
王静辉打开奏章后仔细看了一遍,原来这本奏章是麻逸岛总督蔡容上奏,蔡容是熙宁六年的探花,是华英书院出身,早在书院就读的时候,蔡容的学识就深受书院各位先生的赞许,并且在《梅雪》、《大宋明镜报》上有多篇有价值的文章发表,而书院学刊上所发表的文章就更多了。
当初蔡容的表现也曾引起过王静辉的注意,但是真正让王静辉记住他的是蔡容在科举考试榜上留名后,专门拜访过王静辉——蔡容希望王静辉帮助他前往麻逸岛为官!有人希望到南洋为官,这还是王静辉第一次听到。在王静辉的影响下他名下的华英书院和西湖书院的学生一旦科举考中之后,有很大一部分到南方为官,这在宋夏战争结束后又有所改动,两大书院的学生也有很多人到西北为官,但是却从来没有一个人主动去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