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汴都的秉常可以说是任由宋朝拿捏,不过现在秉常的命运还是不错的,因为他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西夏国土主要有河南、河北、河西、大漠四个主要区域所组成,河南、河北尽在大宋的掌握之中,但是河西和大漠占据了西夏国土的五分之三有余,对于大漠大宋是不感兴趣的,那里除了沙子之外没有任何好处,但是河西,尤其是河西走廊,通过情报局的情报收集,大宋知道那里才是西夏真正的战马来源,对于河西走廊大宋是志在必得的。在河西走廊地区,常年驻扎着约有十余万人的军队,尽管兴庆府周边有四十多万宋军,但是河西走廊全长对于宋军的补给系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够省些力气得到河西走廊,宋朝统治高层自然是不会放弃的——秉常的《罪己诏》便是大宋取得河西走廊最为重要的合法依据,有了它虽说不见得会让当地残余的党项军队放下武器,但也可以有力的打击其士气,宋军进展会更快一些。
王韶军本来便是攻打河西走廊的,不过这家伙为兴庆府所吸引,只扔下五万多宋军从兰州出发攻占卓罗和南军司,然后沿雪山经济桑向西凉府前进。兴庆府被攻占下来后,王韶立刻率本部人马带上加盖西夏皇帝印玺的《罪己诏》过峡口经应理向西凉府进发,居然还赶上了前往西凉府的那五万宋军。
王韶两部合二为一后总兵力达到了十八万人,在攻占了西凉府后一路向西攻击前进,所遇到的党项残兵无不望风而逃或者是干脆投降——这其中秉常的《罪己诏》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当然当地的藩族部落也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或是填补到王韶军中充任前锋,或者是保证宋军补给粮道的安全——他们的部落首领已经在兴庆府城外的那次大爆炸中失去了和宋朝作对的决心,唯有跟在宋军的背后占些小便宜,掠夺一些财富回部落而已。
王韶清理河西走廊,没有遇到什么打仗可打,基本上不是投降就是对手不够资格而被他剿灭,不过即便如此,由于河西走廊东西狭长,足足让王韶走了两个月才从最东边的西凉府打到了河西走廊的最西边沙州,这一路上着实让王韶吃尽了苦头。不过好在他发现河西走廊的党项残余战斗力低下不说,而且还人数也非常少,心中由此对远在千里之外汴都主持情报局工作的驸马感到心折——说是不到十万,果然如此,他心中原本想着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党项人怎么也要在这里驻扎重兵,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局。
经过前后近四个月的征伐,大宋终于完满的完成了所有的预定计划,西夏彻底消失,仅在西北大漠深处才有些党项残余,其余皆被收于大宋!
第三百四十七章 贺寿
当收到王韶接受瓜州党项驻军投降的消息后,王静辉终于在清凉阁中松了一口气,在这里住了将近快六个月,西夏终于在历史上消失了,这也让他感叹莫名。不过对于西夏的灭亡,王静辉的精神还没有彻底放松下来,他又要迎接一个新的挑战,抑或说是一个重要的大喜事——他的第二个孩子马上就要诞生了!
宋灭西夏是件影响力极大的事情,朝廷的任何军事行动的前后都会有一系列的人事变迁,更何况是一场灭国之战,功劳更是让所有的人都急红了眼。不过朝廷中争权夺利的事情王静辉是从来不去掺和的,这种事情一旦卷入其中,那他就失去了原有的立场,况且随着皇帝赵顼执政的时间越长,这位年轻的皇帝心中也越来越有主见,所谓“帝王之术”也慢慢的显露出来。
王静辉也清楚自己能够在皇帝和大臣的眼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全是因为皇帝对他的信任和自己所提出的见解独到有利于解决问题,想要保住这种超然的地位不需要他坐上多大的官位,相反由于皇帝年轻将来执政的时间还很长,与其“官大”不如“官小”,“有官”不如“无官”,这中间的差别已经让王静辉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也是他在这个时代立足之本。
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自己不需要的地方,还不如转向自己的老婆。赵浅予即将为他再诞下一个孩子,这是他第二个孩子了,不过在兴奋的同时,他也是极为紧张的——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实在是太过落后,母亲在生产的时候母婴两人都面临极高的风险,就是孩子平安诞生下来后,能不能长大还是一回说。
王静辉为了妻子的安全,从平民医馆调集了最好的产婆,并且自己还亲自在这里坐镇以防不测,这个时候的习惯还是不允许男人进产房的,就算是医生也不行,他坐在这里也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到时候什么规矩不规矩,王静辉是绝对不信这一套的。
现在朝中尽管议论纷纷,群臣争功,不过皇帝赵顼心中却很明镜,对于所有灭夏的将领功劳几何他心中自有一番盘算,臣子争功并不要紧,但有人这个时候提出什么对交趾用兵,对西南夷用兵则是居心险恶,他是不予理睬的——打了打胜仗,消灭了和大宋几十年作对几十年的宿敌固然使他的自信心爆棚,但他并不昏庸。
赵顼一心想要做文治武功都要超越前人的明君,在这点上王静辉把握的非常清楚,而他也正好投其所好,在种谔攻进兴庆府的时候,他便上了一道密折——大宋皇帝的胸襟非西夏或是其他小国寻衅所能够装下的,要使皇帝陛下的功绩更大,就要有更加远大的目标——平辽甚至是灭辽!
早在几年前保安城一战过后,宋朝内部就已经开始自信心爆棚了,文官武将上蹿下跳四处找机会想要成就自己的功业,建言者不绝于耳,这倒是让王静辉开了眼——这帮人为了成就自己的功业真是什么话都敢提,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辽国出兵天德军意欲抢夺大宋胜利果实的时候,包括政事堂在内的官员都开始退缩了!
皇帝赵顼来到静苑和王静辉密谈的时候,王静辉便已经想到灭夏大胜必然会刺激底下的官员动歪脑筋,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设想,为了不使这些人打乱自己的行动步骤,说不得他动用了一个愿望——在三年内禁止大宋向周边扩张,任何主动寻衅者必须遭到严惩,全力消化西夏,犯错的官员应该充实到治理西夏或是开发南洋的官员缺口当中去——这样的惩罚之下,当真会让那些人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