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

宋风[校对版] 戒念 3690 字 2022-11-13

在司马光和王安石的眼中,王静辉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事实上这么做对朝廷也有莫大的好处,北方遭遇了这么严重的自然灾害,朝廷肯定会有减轻税收的政策出台,不过这些要求尽管合理,但也不是这么好操作的——朝廷要为修路疏通河道付出一笔至少四十万贯的财政支出,尽管驸马提出只需要粮食和工具即可,但要想让朝臣通过这项财政支出是比较有困难的——关键是前代并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先例,更要命的便是现在的河北最为昂贵、最宝贵的便是粮食,虽说朝廷可以组织运粮,但这代价未免有些太大了!农业税全面免税而不是减轻,商业税减一半这对于大宋朝廷来说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免除今年的农业税还好说,这可以被天下称颂,被人认为是一项善举,而减免一半的商业税,不要说过朝廷那关,就是连司马光都有些摇头。

“改之,农为国之根本,河北要恢复元气,大可以让朝廷减免两年河北的农业税,又何必减去一半的商业税呢?”王安石在一旁说道。司马光和文彦博听后都点点头,认为减轻商业税收是多余之举。

王静辉听后笑着说道:“河北诸路住的可都不止是农民,再说,减免两年的农业税收,介甫先生不认为这是便宜了学生这个最大的地主吗?”

虽然王静辉只是一句笑谈,但其他三人都从中听出了深意——河北之地的官员可以自成一个派系,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他们的背后是河北大大小小的土豪、地主,经过大宋百年立国之后,通过年复一年的合法或者是不合法的手段,河北诸路的农田有近七成被集中在这些土豪的手中,减免农业税收未必会真的把好处落实到农民的头上,相反倒是便宜了这些地方土豪。不过他们都知道眼前这个年轻的驸马才是河北最大的地主,其产业通过和地方势力结合几乎遍布河北,所拥有的农田地产亦是达到一个相当惊人的地步。

“只需要一年,河北减免商业税收的成效便会显现出来,通过商业将河北的农、工及其其他行业带动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然朝廷哪有这么多的余力去等待河北恢复元气?北方的契丹的会给大宋这个机会吗?!只有用商业才能够最快的恢复北方受灾地区的元气,最大限度的容纳流离失所的农民,不然灾害一过,紧接着的便是朝廷又要扩充厢军了!”

现在最好的办法便是在河北大面积的种植棉花,大宋的纺织业发展的十分迅速,楚州的商人正在满天下的去收购棉花,无奈根据王静辉给朝廷所上的奏章,一地棉花或是油菜种植面积绝不能够超过总耕种面积的四成,有了这样的规定使得棉花的价格一直就是居高不下。王静辉就是要用在今后三年之内河北会大量提供棉花作为诱饵,把楚州商人吸引过来,有了他们的金钱支持,那什么事情都会好办的许多。至于三年之后,河北棉花种植面积回到正规之后,又有厢军屯田所产生的棉花来弥补这个需求缺口,最终形成他心目中要在北方建成三到四个纺织中心的设想。

第二百八十七章 九味居条款

王安石和司马光等人一听到扩充厢军,都大感头痛——太祖皇帝赵匡胤曾经与“论语相公”赵普等二三重臣商讨“可以为百代之利者”,赵普们出了许多主意,皇帝都不满意。最后,太祖赵匡胤认为只有养兵一法才是长治久安之道。太祖曰:“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意思是说,遇到灾荒年景,将饥民招募为兵,可以避免饥民作乱;正常年份,即便有军队作乱,而百姓也不会参加。于是,建立了由国家财政养兵的募兵制度。实际上,是将军队作为收留饥民和地痞流氓、犷悍之徒加以管束的机构,使之不被放到社会上去滋事。这套制度短期来看的确不错,时间一长,则一塌糊涂。

太祖皇帝大概没有想到一百年过去了,他只用了三十万人打下的帝国传到赵顼这一辈,居然能够达到一百二十多万,足足增长了四倍之多,成为制约帝国发展的第一大弊政,更没有想到拥有一百多万军队的大宋帝国在对手面前还老是吃败。这还是王静辉几年来千方百计的想办法至少裁汰了大约三十万厢军的结果,早在仁宗庆历年间,大宋的军队的规模便已经到了一百三十万的地步,不然厢军的规模会增大到连皇帝也睡不安稳的地步。

自从仁宗时代便已经暴露出来的厢军弊政,早就被大宋的一些有识之士所认识,不过意识到这是个问题的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几十年来对付厢军最有效的便莫过于驸马了,各种花样轮番上阵,愣是裁汰了大约二十多万的厢军,而后庞大的屯田计划开始实施后到现在已经累计裁汰了三十万左右的厢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国家财政每年因此而减少的支出在一千万贯左右,大宋财政能够扭亏为盈,无非是开源节流两条腿走路——海外贸易来开源,裁汰厢军为节流。

在目前来看,没有任何一人能够像驸马那样对裁汰厢军这么在行,可同样若是发生大灾,那也是增加厢军的最好途径——像这么大规模的旱灾至少也会使朝廷平添六七万厢军,这决不是一个令人感到轻松的“小数目”。

“改之是想用发展商业的办法来吸收失去土地的百姓?可又有谁来种田呢?!”文彦博说道。

王静辉苦笑的说道:“那总比这些人成为厢军要强得多!”

另外三个人听后一阵愕然。

“只要采用新的工具来改进种田的方法,加之广泛的使用畜力来耕作,即便从事耕作的农民少些,也能够照顾更多的田地!《大宋农书》已经分册交付出版,若是政事堂的各位相公没有什么异议的话,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加以推广,用更加先进的耕作方式来促进农业生产,同样也可以达到促使亩产上升的目的!”王静辉喝了一口茶淡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