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辉拱了拱手笑着说道:“宽夫先生言过了!王相、司马相公乃持当今学界之牛耳,苏子瞻则是文章满天下,大家风范已成,前途自是不可限量,学生何德何能能够和这三位大贤比肩而论?!”
文彦博摆摆手说道:“驸马对大宋的重要外人能知道多少?!圣上、朝廷重臣心中自然是有数的!在某看来驸马当得起这‘一杰’,况且驸马文章学问比之苏子瞻有过之而无不及,直追王介甫和司马君实,乃当今大宋俊杰之首,假以时日必为我大宋顶梁之才!”
王静辉知道文彦博对苏轼现在的意见比较大,由于自己在历史中掺和了一脚,苏轼现在还是跟在王安石的屁股后面为变法摇旗呐喊,时不时的在报纸上刊登一些为保守派所不喜的文章。文彦博这一句话明显的在贬低苏轼,自己在士林中就文章学问上这一块的评价是远不如苏轼的,就传统标准来说,自己想要在这“大宋三杰”中占上一席之地,还远得很。不过以王静辉的心性自然是对这所谓的“大宋三杰”毫不在乎,自己今天做的事情远比争着“大宋几杰”的名头重要的多,放在千年以后的后世,王安石、司马光和苏轼在世人眼中也就是个历史人物,其功绩和对人类的发展影响程度未必能够高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升!
王静辉关于成立大宋特种兵部队的札子出人意料的将枢密院分成了两半,支持与反对的代表人物也是让皇帝赵顼大跌眼镜,文彦博和郭逵之间形成了一道明显的分水岭,各自都有自己强有力的支持者。论声势自然是文彦博占了上风,不过大宋枢密院是个特殊的地方——没有那个官员能够在这个位置上连续坐上十年的,这可和大宋宰相的官职有着很大的不同——至少韩琦就是十二年为宰相,一个枢密使的任职时间能够超过五年就是够骇人听闻了,一个文官控制的枢密院才是宋朝皇帝所需要的,不过任谁成为大宋军方的首座干上十年,那岂不是党羽遍布?!
在王静辉的眼中,这枢密院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文彦博现在就是那个“流水的兵”,这也不能不让其在枢密院中的支持者心中有些犹豫。相对于文彦博,郭逵的势力就稳固多了,王静辉成立了大宋参谋部,前所未有的加强了武将枢密院的地位,尽管枢密院还是文官系统说了算,但也不能不说武将就全无发言权。王静辉琢磨了半天才领悟到——原来是这次自己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王改之这次是自找的!”王雱笑着说道,在他的眼中王静辉这次如果还是如同以往一样这么坚持,那无疑是自己自掘坟墓——皇帝和朝廷大臣是绝对不愿意看到一个在军事上多有建树的驸马的!也许是王静辉在中兴大宋问题上的摇摆不定让王雱心中极为不爽,也许是因为作为一个同龄人,王静辉的成就远远超过自己,总之王雱心中不知不觉非常愿意看到王静辉吃憋受难的样子——“这就是一个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弄臣!”——这是王雱心中给王静辉的评价,尽管这样的评价在他自己心中多少都有些牵强。
“驸马这《成立特种兵部队札子》未必就是一无是处!”王安石在旁边皱着眉头说道,“在保安军之战中,朝中也有很多大臣质疑韩琦给无心两千骑兵是胡闹之举,就连郭逵这样的统军大将也认为不妥,但真是这两千骑兵搅得党项人后方乌烟瘴气,更有冰封居然一个人烧掉了嘉宁军司的粮仓,要知道这无心和冰封可都是驸马的书童!无心手中的两千骑兵当初可都是由猎户组成,要是真的如驸马这份札子中所说的那样,让无心率领的这支骑兵换成特种兵部队,那效果恐怕就不会只有这么一点战功了!”
“两军作战多则几十万人,少则十几万,就算特种兵部队再厉害,至多几千人在战场上又能够起多大作用?!”
“官渡之战曹操的兵力比袁紹少多了,不过就是趁机烧了袁军的粮仓,弄得袁军风声鹤唳最终惨败吗?可见这打仗不是人多人少,关键是要看能不能打对地方!”王安国和王静辉的接触可比他哥哥王安石要多了,他对于王静辉非常有好感,帮忙辩解道。
王安石听后点点头说道:“事情往好里面想是不错的,不过郭逵所言也是正理。”他揉了揉眉头说道:“这本来是枢府内决的事情,郭逵和文彦博争执不下官司打到圣上面前,这孙固又将此事推到了中书省,双方都说得很好,但是谁是正确的呢?!”
“谁不知道孙固和王改之是穿一条裤子!”王雱在心中暗骂道,不过郭逵立场这么坚定倒是出人意料,“难道郭逵和王改之之间出了什么问题?!”王雱在心中想到。
郭逵和王静辉之间的友善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并且兰台也有很多人曾经就此弹劾过驸马和郭逵。不过郭逵乃是太上皇赵曙在位之时第一个提拔的武官,而王静辉更是出了名的油盐不进,这些弹章到了皇帝赵顼的手中便没有什么消息了。
“怎么这世道要变了吗?”王雱心中想道,“很明显圣上已经对此非常关注了,到现在应该是更加倾向于驸马的建议了。”
“干脆一人一半,先把部队建起来,按照驸马的札子训练出一批军队,到时候看看效果怎样在做打算!”王安国慢慢的说道。
第二百六十八章 预警
王静辉不知道在董太师巷王安石家中的这场讨论,不过真的让王安国说中了,由于双方分歧比较大,建立特种兵部队的札子虽然没有被废除,但要想通过也是很困难。不过很快朝廷重臣的目光立刻被王安石给吸引过去了——在皇帝赵顼的强力支持下,王安石的青苗法和免役法终于获得了中书门下两省的通过,颁布在京畿路、京东两路、两浙路、淮南东路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