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之,这件事朕先应下来了,你还是快起来吧!在朕看来你王改之若是执拗起来恐怕不下于介甫先生吧?!”皇帝赵顼笑呵呵的说道。在他看来王静辉儿女的婚事还是很遥远的事情,自己先替他挡下了,到日后慢慢再说也不迟,现在先卖驸马一个面子也好让驸马更好的为大宋出谋划策。其实驸马很少对他乞求过什么,好像还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道驸马的,就连调解王安石和司马光之间的政治分歧这样高难度的动作,驸马都完成的这么好,赵顼还真想不出还有什么是驸马能够做不到的,这次王静辉终于有求到他的地方了,虽然在他看来这件事与大宋的前途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但这也是让皇帝赵顼最满意的地方,也难怪他乐呵呵的了。
王静辉知道虽然皇帝应允了他,但在他的眼中宋朝政坛是十分注重传统的,政治的传统是十分强大的,在传统势力面前任谁都要低头,哪怕是皇帝也要在这个上面碰钉子,有时候大臣常用这种传统来限制皇帝的权力,宋朝的皇帝在这方面没有少丢面子。自己女儿的婚事现在也只能是能拖上一阵算一阵,但到最后还是要面对这样的传统,这也是他无可奈何的事情。
“哼哼!传统?!对付传统的办法只有零敲碎打来挖它的墙角、瓦解传统!”王静辉心中暗暗的想到。虽然现在采取的是妥协战术,但王静辉哪里会咽得下这口气,好在自己的女儿才几个月大,离成婚的年龄还早,自己有的是时间来在这个问题上做手脚。
“如果女儿以后选了一个官宦人家出身的丈夫,那自然麻烦会少了许多,但这个传统实在是让人郁闷,就算自己用不上也要想办法瓦解它!”王静辉心中暗自下定决心。婚姻恋爱自由在他原来那个时空是一个被广为接受的传统,但在这个时代还是门当户对、父母煤约大行其道的时代,连普通百姓都这样,更何况是官宦甚至是皇室成员的婚姻了,当初他自己就差点儿为此娶不到蜀国公主,自然不愿意看到后人再受他那样的罪。
本来皇帝赵顼还想和王静辉再深谈一下西北的局势,不过现在看来驸马的心思已经不在这里了,再谈下去也不会挖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搞不好还要受到挖苦,所以只好无奈的结束了这次会面。王静辉此时的心思也完全转到一些他原来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去了,这时他才意识到除了社会变革的政治方面以外,还有很多以前自己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他突然感到有些茫然了——自己究竟该怎么做?这个时代的大宋将会走向何方?!
西夏高层确实因为种谔诱降嵬名山突然占取绥州而感到慌乱了一阵,匆忙组织起了一次军事反扑,但匆忙组织的进攻并不是早已严阵以待种谔军队的对手,只得惨败而归,但党项人并不会因为一次军事行动失败而认输。绥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这么落到大宋手里,这对于西夏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虽然大宋这几年是占上风,但却从来没有跨过边境来骚扰西夏,西夏人似乎也看出了这点儿,所以再次起兵也是在理所当然之中了。不过这一次西夏人变聪明了许多——用计。
部目李崇贵和韩道善两人想国相梁乙埋献计:前宋使杨定前来,两人曾经会贿赂杨定,杨定也许诺归还延边熟户,但这家伙拿了钱不办事,两人献策就是用杨定的贪心,诱杀杨定占领保安,占据保安进可攻退可守,军事地位极为重要,这样也算是报复大宋夺取绥州之仇。
国相梁乙埋听了李崇贵两人的计策之后觉得非常可行,便修书一封送给杨定,要谈归还延边熟户的问题,并且还赐给了他金银财宝和宝镜宝剑。杨定将宝镜和宝剑呈送朝廷,自己贪下了金银财宝,不过这并不能够满足他的贪欲——种谔夺取绥州后受到皇帝赵顼的青眼有加,所谓上行下效,杨定也动了心思也想在军功上有所建树,所以在向朝廷献上宝镜和宝剑的时候极力言西夏可以攻取。
此时皇帝赵顼已经将种谔调回汴都,由陆诜来接任种谔先前的职务,全权负责绥州事务。虽然陆诜先前反对种谔诱降计划,但皇帝赵顼给他一封亲笔信,上面明确告诉他要巩固城防严密防守,必须守住绥州不可丢失。
事情到了这一步,陆诜也知道自己也没有退路,种谔已经挖下了坑,虽然自己是添坑的,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便是绥州不能再还给西夏。好在陆诜也是打过仗的人,除了日常防务加紧准备之外,还派人火速赶往延安府,来借调震天雷和大型弓弩等守城利器。陆诜是歼灭谅祚军事行动的重要一员,在那次战役中他见识了震天雷等火器的威力,还有大型弓弩的守城效率,在他看来只要有了这两样东西,自己只要把城墙加固好,储备好各种作战物资,党项人在攻城的时候绝对不是自己的对手。
在陆诜刚刚接手绥州防务后,魏国公韩琦也不辞劳苦从河北赶到了陕西,坐镇延安府全权主持西北防务,接到陆诜的请求后,除了满足陆诜的需要之外,还将一支万人重装步兵矩形方阵调到了绥州。
第一百九十章 波澜再起
在王静辉的建议下,汴都郊外的天罚岛上的兵工厂已经加大了震天雷等大威力火器的生产,并且还加速生产新配方火药,以供给外围大宋原有兵工作坊生产其他火器。在汴都的这些兵工作坊全力生产的武器除了继续补充汴都周围防区禁军武器的供应之外,全部都运送到西北战场和北方宋辽防线。
按照王静辉的设想,这次对西夏的军事冲突中一定要将西夏向外输出矛盾的想法给打回去,对党项人的军事打击越猛烈,今后西北前线就越平静,给大宋的变法改革创建一个相对和平的空间。而加强宋辽边境的防备主要是来威慑辽国不要轻举妄动,为此所有输送给北方宋辽边境的武器都是大张旗鼓的运送过去,一反过去千般掩饰,万般遮盖,明摆着就是给辽国的探子看,让他们传回大宋的消息好让辽国的高层不要脑袋发昏来趁火打劫。
说起宋夏辽三国的关系还到真有些历史上魏蜀吴三国演义的意思,不过两者之间的水平可差的实在是太多了,相比之下西夏更像是充数来的,真正的博弈双方只有宋辽两国。尽管宋辽两国自襢渊之盟之后便很少见军事冲突,并且辽国还成为大宋马匹的主要供应国,但并不代表两国之间就真的太平无事了,私底下龌龊的事情依然是你来我往,尤其是王静辉向大宋统治高层推销他那套文化加经济软手段侵略,更是让辽国困苦不堪。
虽然大面上辽国依然是风光依旧,但也有不少辽国有远见的人指出宋辽两国之间的贸易十分不平衡,但这些人并不是辽国的主流言论,不过当这些言论传到王静辉的耳朵里后,也不禁赞叹辽国并非没有能人,在这个时代能够有这样的眼光察觉经济侵略的危害也是很难得,毕竟这东西还是后世大国之间对抗的手段。不过他并没有手软,而是建议枢密院把这些人的资料通过在辽国的那些“和尚”给收集回来,或是栽赃陷害,或是直接干掉,这些人可是祸害,虽然这个时候他们的言论可能不能够影响到辽国高层,但长此以往终究是个隐患,对于这些辽国“精英”,那是绝对不能够手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