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宋风[校对版] 戒念 3318 字 2022-11-12

王静辉谦虚的说道:“介甫先生胸中自有大沟壑,岂是在下后辈小子所能及也?!不过在下在这里说说而已,其实青苗法在楚州试行的一年多里面,各种规范条例有很多,也不是几句话所能够概括的,等过段时间在下会整理出一份比较详细的条陈,一方面呈送圣上阅览,一方面还请介甫先生多多指教!”

王安石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能言善辩,据说他在主持变法初期面对朝廷内部还非常势大的保守派势力,一番辩论下来居然把参知政事之一的唐介给气死了,这固然有点夸大的成分,但王静辉便是借机在颍王赵顼的面前和他讨论青苗法,以压过老王一头,至少也要让老王开拓点思路,重新建立自己在赵顼心目中一贯正确的形象。

这对于王静辉来说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毕竟自己离颍王赵顼实在是太远,相互联系终究还是有些生疏了,再加上有王安石这个当代最出色的大师在赵顼身旁,这使得他在赵顼心目中的地位有所动摇。不管英宗赵曙的身体状况是好是坏,颍王赵顼始终是王静辉心中一个重要的人物,赵顼肯定是大宋未来的继承人,如果在赵顼身上出了什么岔子,那损失可就大了。他必须重新建立自己在赵顼心目中的形象,不过老王同志正好送上门来也正和他的心意。

老王是靠青苗法起家的,王静辉自然对此研究的通通透透,而且还有历史上熙宁变法关于青苗法危害的记述非常翔实,针对这些问题他苦思过很长时间才提出了自己的改良青苗法,并且都实施一年多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估计这次他们两个人来到驸马府找自己是老王的主意,不过这次老王算是撞在了枪口上,可能他觉得没有什么不当的地方,但对于王静辉来说可是“机会难得”,老王不知不觉中便当了会王静辉手中的棋子,这可让王静辉意外的很。

王静辉想了想说道:“在下改良青苗法固然是更有利于朝廷和百姓,不过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就拿楚州来说吧,无论是以前介甫先生曾经用过的青苗法还是在下现在试行的青苗法在楚州都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王安石奇怪的问道:“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楚州不适合青苗法吗?”

王静辉笑着说道:“青苗法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便是在灾荒年间接济百姓尽快恢复生产,而楚州地理位置极好,一年到头儿风调雨顺,而且在大规模整修水利工程之后,除非百年难遇的旱涝灾害或是蝗灾外,基本上都威胁不到楚州的农业,所以青苗法在楚州发不出去多少。无奈之下在下在呈奏圣上之后才将兴国银行的青苗法业务普及到淮南两路和京东两路,倒是京东两路的效果要比淮南两路要强得多。在下估计青苗法在农业生产越是受自然限制的地区,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陕西四路、秦凤、永兴等地,效果会更好。”

颍王赵顼点点头,说道:“以前改之你写给本王的信件,存在着诸多疑惑,现在经你一说便是清楚了许多,真是不虚此行!”

王静辉笑着说道:“颍王殿下过誉了,在下不过是刚刚开始治理地方,以前也没有什么经验,比起介甫先生,在下相差的实在是太远了,还望介甫先生今后多多指教!”相互吹捧是中国人的老传统了,就是在宋朝的人际交往中也是遵循这样的原则,估计除了少数类似王雱那样眼睛长在头顶的读书人之外,都是要谦虚一下的,王静辉也不能免俗。

眼看下午的宝贵时光被这两个不速之客给浪费了一半的时间,王静辉心里自然是不满的很,慢慢的闲聊了几句,还是颍王赵顼比较识趣,知道王静辉有些不耐烦了,更主要的便是这个驸马只有一个月的假,要是多占了驸马夫妇相处的时间,估计王静辉以后这里就没有什么东西了,急忙找了个借口拉王安石告辞了。王安石倒是有些意犹未尽,但颍王赵顼提出告辞,他也不好改口,便和赵顼一起告辞了。回到颍王府邸后,王安石还有些不满,但颍王赵顼告诉他其中原委后,王安石也不禁莞尔。

王静辉送走了颍王赵顼和王安石之后,便哼着小调回到后花园来找蜀国公主,毕竟能够“修理”王安石的机会可是不多啊!不过他乐极生悲,当他回到后花园的时候,不巧的便是侍女告诉他蜀国公主已经睡熟了,他也唯有坐在床边,拿过侍女手中的团扇给正在熟睡当中的妻子轻轻的摇扇……

晚上和李管事、徐老他们一起吃饭聚首当然不必再提,最吸引王静辉的便是他们带来的造纸工匠。徐老知道王静辉时间非常紧,又要陪老婆,所以便实现请人将作坊中造纸的流程画成图画带了来,再加上几名工匠在一旁详细解说,王静辉很快便明白了这个时代的造纸技术是什么样子的了。

不过知道归知道,王静辉以前又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就算知道了其中的过程,要谈及改进有谈何容易?不过听过介绍后,王静辉便提出了今后他名下产业关于造纸的任务:扩建造纸作坊,进行流水线式作业,不断的到造纸发达的江浙和川蜀地区去寻找经验丰富的造纸师傅,颁下巨额赏格,以刺激造纸工匠开动脑筋和双手,给他们以最宽松的环境来改进造纸技术。

现在王静辉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而这东西又是自己必须的时候,那就是投钱、到处挖墙角搜罗人才。王静辉相信宋朝人的聪明才智,这个时代创造了太多的奇迹,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科技高峰都是在这个时代诞生的,既然宋朝人有这个实力,他只需要掏钱和集中最优秀的人才在一起集体攻关,等着拿成果就可以了,好在王静辉现在最不缺乏的便是钱财,他现在正愁得的是如何把自己的财富投向何方。

经过这几年的宋朝生活,王静辉也知道虽然他比这个时代的确多了千年的见识,但问题是他也不是超人,有很多东西他虽然知道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功能,但他并非对所有的东西都很了解,在科技上他现在更倾向于投资开发,尽力去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作为平台,让这个时代的科技人才得以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