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路也提醒了王静辉:在这个盗匪丛生的时代里,自卫是十分重要的!他清点了一下手枪剩下的子弹,总共还有一百三十五发,应该够自己很长时间使用了,况且身为军人对于枪械是十分清楚的,依照现在的生产水平,王静辉想将来造出替代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手枪就一直放在他宽大的袖子里面,如果有需要,他可以在短时间内就掏枪对目标进行射杀。
不过即使没有枪械护身,王静辉现在也不会害怕了,因为他自从到达这个时代后,不知道是因为雷劈还是其他缘故使得他的身体明显变了:每天至多睡上四个小时,身体的力量爆发式的增长,连个头儿都长了,可惜没有尺子所以没有办法知道自己现在到底有多高,总之一米八还是有的。看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王静辉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总算没有变成妖怪,要不朝天喊喊:变身!?
一开始在唐州的时候王静辉还以为自己在丛林中的紧张劲还没有过去,但时间一长他就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真的发生了变化。那五个保镖一开始还以为自己是个书生,但又一次看到他用三根手指不动声色就将两寸粗的硬木棍子给捏折了。要知道在运动中捏折这么粗的棍子对于他们都办不到,更不要说是静发力捏折棍子了,要是这三根手指头搭在对手的脖子上那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五个人中三个都脸色怪怪的,剩下的两个干脆就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自从那以后一路上他们五个人常常和余管事一起围住王静辉想让他多露两手,王静辉被他们缠的没办法只能用军队中的军体拳与在大学中学习的太极拳和跆拳道来糊弄他们,不过这样也把他们糊弄的一愣一愣的。最后干脆就对他们说自己不会使用刀枪棍棒,要是空手还可以,但敌人要是持刀,那自己就有麻烦了。听到这些话后,那五个保镖更是找到理由了,每天都来训练他怎么使用刀剑,王静辉由于心中的武侠情节在作怪,所以对此到是乐此不疲。
颖昌府可要比确山繁荣多了,由于处于滨河之滨又在主干道上,所以客商更加云集。这里的码头上停靠这众多货物准备运往开封府的船只,客栈也比确山大得多,同样也舒适的。而街上各种娱乐项目更是确山所不能比的,各种杂耍、皮影戏、杂技充斥着街道。王静辉到了颖昌府后就和余管事分开,余管事去联络运货的船只,而他则是到大街上乱逛,去品尝各种小吃美食。
颖昌府的繁华的确出乎王静辉的意料之外,如果不是知道自己在颖昌府的话,他还以为自己到了开封汴京,但它的城墙是四方的,这就打消了他可笑的想法:开封由于太过繁华以至于不断扩建后的城墙是不规则的多边形,光城门就有十二个之多。
一天后余管事就派人来信说去汴京的货船已经准备好了,明天一早就延滨河向开封府行驶,让王静辉明天早上早点去别误了开船。王静辉答应后就和他先把马车交接好,他也带来了三十两白银,但和余管事一起乘船去开封府是半路临时决定的,所以船钱需要另算。王静辉现在有一百七十两白银在手,虽然不是很富有,但在这个时代一般人眼里还是非常阔绰的,所以也就没有在意这些细枝末节。钱嘛,看谁有病出手一治还不滚滚而来!
之所以选择和余管事他们一起同船去汴京还是因为王静辉从来没有坐过船走这么远的路,虽然他也坐过船,但可惜的是那是渡船。这次乘船要走这么远的路,他对自己是否会晕船实在是没有底,虽然事先就已经制作了仁丹专门来防止自己晕船,但考虑到余管事他们的货船要比客船大得多,行驶在江面上也要稳重的多,再加上和他们已经同行了一段时间后感到彼此都比较熟悉放心,所以就临时决定和他们一起乘船进汴京。
第三章 壮丽
王静辉所乘坐的船从颖昌府的码头出发,经滨河过长葛后转入惠民河,根据余管事的叙述,他们将在惠民河中一路行驶七八天便可以直接到达汴都开封了。白天王静辉不时的看到有很多船队或是超越他们,或是与他们的船擦肩而过,听余管事说这些船有的是运盐的、丝绸、纸张、漆、米、茶或是银两的官船,还有船舱分为几层的客船,着实让王静辉幻想到汴都到底有多么繁华。
“这算什么!咱们还没有走汴河和广济河或是蔡河,那些河上的船更多!”余管事看王静辉看这些船出神的样,随口抛出一句话把他原先对汴都繁华的设想彻底打翻,好像他是个土豹子一样没见识,让王静辉好一阵郁闷。
经过六天的航程后,他们已经非常接近开封了,不时经过一些很大的靠河的村镇,这些都是开封外围的卫星城,这些在行政上和确山一级的县城却要比确山的规模大上两三倍,余管事告诉王静辉明天一早他们将会在开封十里外的码头停靠下船,这让他兴奋的晚上差点没有睡着觉。
汴都巍峨在平地,宋恃其德为金汤。
当王静辉第二天下船后走到里开封不到三里远看到它巍峨的城墙的时候,脑袋中非常自然的就冒出了这么一句黄庶的诗句来。这是一座用石灰粉刷过的高墙,差不多高十二米,宽十八米,当王静辉他们下船后,将郊区远远的甩在身后,这座巍峨的城墙很快便屹立在王静辉的眼前,虽然已经连续下了三天的小雨,但这丝毫没有浇灭他游览开封的兴致。
历史书上曾经解释过:圣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理想的城市格局应该是四四方方的,这就是中国城墙为什么是四方形的。按照这种学说,宋朝的皇帝和臣子们也都做过努力,但全都失败了,这让当时读书的王静辉感到迷惑不解,但他穿过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从朱雀门进入开封看到城内的景象的时候就恍然大悟了:摩肩接踵,挥汗如雨。
在进了城门后,王静辉便和余管事他们分手了,他独自一人在熙熙攘攘的汴都街头游荡,内心中不断感受着这一千多年前中国首都的风采。大街上到处可以看到人畜的身影,低层的劳动者穿着质地粗糙的衣裤和草鞋,但人群中总能看到一些身穿两袖过手、长及膝盖的宽大丝袍的人,余管事曾经告诉过他,那些人是大大小小的官员。不过在街头能看到这么多的官员还是让他感到很惊讶,虽然汴都集中了北宋差不多五分之一的官员,但他们也不至于这么多啊?!看来北宋的三大弊病:冗兵、冗官、冗费,自己先在这里见识了一下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