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页

满唐春[校对版] 炮兵 1718 字 2022-11-12

不知为什么,刘远突然有点怀念前线作战的峥嵘岁月:热血见证着成长、信任见证了友谊,在生与死之间快意恩仇,倒是人生一大快事。

“怎么?想上战场了?”李二突然饶有兴趣地问道。

“这倒不是,只是……有点怀念吧。”

刘远倒没有说谎,吐蕃,对刘远来说,是一个福地,先是凭借破除诅咒的方法平步青云,一举进行军队,然后跟随大军西征,最后是二进吐蕃,可以说,刘远现在的功劳,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吐蕃,每一次进入吐蕃,都带给刘远战功和荣耀,就是李二等人也深信,刘远是上天派来,专门协助他消灭吐蕃的将星。

李二哈哈一笑,然后一脸从容地说:“现在西线虽说互有攻势,但大致平静,在水泥堡垒的协助下,大大限制了吐蕃铁骑的机动性,对越境的吐蕃军队也给予坚决的打击,攻无力,守有余,而在军部的部署下,凭着水泥堡垒作为依托,围了一块用于训练的土地,朕相信,在不久的将军,大唐雄师的兵锋,会直指逻些城。”

停顿了一下,李二拍拍刘远的肩膀,似有所指地说:“刘爱卿,你的担子不轻啊。”

刘远二进吐蕃,更是率部到过吐番的京都逻些城,身经百战,可以说非常了解吐蕃,从二国交战的状态来说,由最先战略防御到现在的战略对持,经过量的积累,最后必定会产生质的飞跃,那就是战略反攻,以大唐的军力和目前的形势来说,这个积累的过程大约是二到三年,再经过二到三年的锻练和成长,那时刘是二十出头,少了幼稚任性,多了睿智进取,经验丰富的他,自然是领兵的上佳人选。

当然,指挥动辄十数万甚至几十万的军队,可能性不大。

“谢皇上厚爱,微臣一定辜负皇上的期侍。”刘远高兴地说。

如果大唐进入吐蕃高地,绝对是做了万全之策,一举把这颗眼中钉拨掉,刘远带几十人就敢进吐蕃,何况有那么多人呢?这可是立机的好时机,再说,也许那个时候,还有秘密武器相助呢。

“刘远”

“臣在”刘远有些无言了,这个要李二,一会尊称自己为将军,一会又直呼自己的名字,变得还不是一般的快。

李二淡淡地说:“你现在是扬威将军,开国子爵,封邑五百户,亦可算是光宗耀宗,而你自离开扬州后,极少回家,不准备衣锦还乡吗?”

刘远心中一凛,这个问题不好回应,老实说,扬州有老忠奴赵老替自己看着,此外还有崔雄帮忙,可保无忧,而那封地,刘远也写信让苏老的侄子代为打理,都是信得过的人,就是不回,也有人替自己妥善安置,要是别人询问,刘远自然可以推说有事,可是李二的发问,刘远可不能这样回答。

天地君亲师,这是人最亲的五种关系,天、地比较飘渺,君王较比较遥远,而亲人就在身边,这此是不能忽略和轻视的,尊师重道,孝敬父母,那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的标准,就是官员,如果双亲逝去,还有服丧期,供官员守孝,刘远不知李二什么这样发问,不过如果说不回,那么自己在李二眼中,就成为一个不孝之人。

父母双亲虽说不在,家中的哥嫂更是刻薄,可是父骨的骸骨犹在,衣锦还乡,打扫一坟头,清除一下杂草,在坟前向他们诉说一下自己成就,也算是告慰一下他们的在天之灵,这也是为人子要做的事,为人不能忘了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