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摆摆手说:“也没什么,你们好好看就行了。”
众人看到刘远不肯说,也没有办法,向外望去,只见候军一脸得瑟的样子径直向舞台的方向走去。
……
周博士坐在评委席上,一张一张翻看着那些才子交上来的诗篇,面色不喜也不怒,对于他来说,眼前的诗作不好也不坏,没有亮色,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并不是长安才子的水平差,而是关于写美女的这个题材,吟风诵月没少用,是一个写到烂的题材,实在很难再有什么新的创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周博士的眼界太高。
周博士曾在国子监担任过博士一职,国子监是大唐的最高学府,里面人才辈出,常有让人惊艳的作品出现,把周博士的胃品都养“刁”了,后来教坊司需要一个先生教导那些女子学问,以培养她们的气质和情操时,也不知怎么安排的,一来二去之下,周博士就成了长安教坊司的一位知事,专门教导一些女子的学问,这次需要评委,德高望重的他就被推举了过来。
这是一件雅事,再说还有不菲的红包,于是,周博士就来了。
“呼”周博士松了一口气,放下手里的诗作,轻轻地摇了摇头。
一连看了十几篇,不是什么赛西施,就是似胜昭君一类,没什么新意,有几篇还是一味地堆词叠藻,并没有一点神韵,周博士有点奇怪,怎么做出这样的诗,竟然没一点自知知明,竟然敢交上来,真是不知所谓。
“周兄,可有佳作面世?”一旁一名常姓的老者询问道。
“周某眼拙,尚未发现佳作,常兄,你也看看。”周博士把那淘汰的稿子递给一旁姓常的老者。
此人是长安青楼行会的一名的长老,与周博士相交甚好,经常一起下棋喝酒,这次也是常老头亲自出面,这才把周博士拉来这里做评委的。
常长老看了一下,的确没有比较出采的诗作,不过他还是安慰老朋友道:“周兄,不急,这次盛会,来了很多才子,正所谓好鱼沉归底,肯定会有佳作出现的。”说着,突然眼前一亮,指着前方笑着说:“一说没佳作,马上就有人送上佳来了。”
周博士抬头一看,眼里出现一抹喜色,一边抚着自己花白胡子,一边点点头说:“徐鸿济的诗作,的确值得期待。”
“你们看,九斗才子徐鸿济。”
“啊,他也来了,估计这次又是他一个人大放异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