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页

满唐春[校对版] 炮兵 1904 字 2022-11-12

吐蕃的地位太特别,不仅威胁着大唐的商路、妨碍大唐的西进,还时刻威胁着大唐的京都长安,以致大唐干什么都要束手束脚,就怕吐蕃在背后捅一刀,其实,听完刘远那番世界观,李二一早就暗暗下决心,把吐蕃视作自己第一个要征服的目标,现在就是松赞干布想和,李二也绝不肯和了。

长孙无忌一早就想到了对策,闻言朗声地说:“臣有三策,可助皇上平吐蕃。”

“哦,国舅请说,朕洗耳恭听。”李二闻言大喜,连忙催促道。

“大唐暂无进攻吐蕃的能力,而吐蕃的兵锋,却随时可以冲击大唐的边境进行骚扰和掠夺,姚州、会川、嘉州、雅州、淞州、岷州、河州等,有二十多个与吐蕃接近的州有可能受到吐蕃的攻击,这样一来,我们的战线无限拉长,估计这也是松赞干布的倚仗,通过掠夺来扰乱我们的计划,甚至连陇右地区和过往的商队,也成为他们攻击的对象,这里就要检验大唐的情报能力和防御能力了。”

李二连连点头,高兴地说:“国舅说得很有道理,请继续说。”

长孙无忌面带喜色地说:“若是往日,我们只能被动应对,不过天佑大唐,我们有了水泥,不瞒皇上,前些日子,臣也到现场亲自到长洛高速看过那些水泥,亲眼见识到他的神奇之处,可塑任何形状,初时软如泥,凝固后坚如石,如果我们把水泥运到相关的州,用于修筑城墙或建造堡垒,特别是交通要道或险要之处,修筑大量这样的据点,水淹不进,火烧无效,吐蕃人一来,即躲到里面,利用秘孔投枪射箭,一边抵抗杀敌一边等待援军,吐蕃的机动性和震慑力必会大打扣折,我们逐步推进,就能把他们困死在高原之上。”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盟友,吐谷浑和吐蕃有领土的冲突,而吐谷浑国王娶的,正是我大唐的公主,是姻亲关系,臣建议加强对吐谷浑的帮助,让它充当我大唐的先锋,好好消耗吐蕃的实力,也可以让吐蕃分心,大大减轻前线的压力,必要时直接派兵协助,而那西部诸羌,也可以通过笼络,许以高官厚禄,赠送兵器等,尽可能利用,让吐蕃顾头不顾腚。”

“其三,我们可效妨二晋时的杀胡令,设个灭蕃令。”长孙无忌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冷得犹如寒冬腊月。

李二的眼皮一跳,失声地叫道:“灭胡令?”

两晋时期,五胡乱华,胡人视汉人为猪狗,称汉人为“羊”,不仅大肆杀戮,还烤而食之。冉闵在汉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颁布了惊世的杀胡令,激起幸存汉族志士的热血,从而一呼百应,把胡人赶出中原大地,保住了汉族的血脉,不过那杀胡令实在太残暴,只要是胡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一律击杀,一篇不足百字的杀胡令,把数以百万计的入侵者赶出中原,据记载当时入侵的胡人高达五六百万,当时可以用尸横遍野,白骨累累来形容,日日有战斗,月月有激战,中原大地到处都是腥风血雨,惨不忍睹。

当战争打到一定程度,人口就成了最重要的财富,李二征战多年,并没有下令屠杀平民百姓的残暴之举,所以很得百姓拥护,现在听到长孙无忌提出效仿杀胡令时,当场就大吃一惊。

“国舅果然是智计百出,这么快就想到这么多良策,前面二条可行,可是最后一条,朕还要商榷一番,方能定夺。”

李二立志做千古一帝,像这种太招人后人非议的政令,不到最关键的时候,绝对不会下达的,而李二也历史上民族观念很大同的一位,在他眼中,只有地域之别,没种族之分,很多少数民族在朝中做官,包括外胡人,被外族称为天可汗,开创了皇帝皇后合葬一穴,昭陵有陪葬墓180余座,除了有他的爱将、大臣、公主等,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所以这种命令他不会轻易下达。

再说,他觉得长孙无忌是有私心的,因为他的爱子长孙冲,就是死在吐蕃,白头人送黑头人,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也有可以因为愤怒从而献出这样的建议。

贵为皇上,一个小小的决策,动辄关系于千万人的性命,李二一向是慎之又慎。

这有才能的人使起坏来了,真是一肚子的坏水,长孙无忌的破敌三策,的确都是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