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冷眼缓缓地看了四周围一下,发现大多数文官一脸愕然,不知所以然。而很多武职官员,却露出了深思,眉头各自尽蹙,似乎对段鸿的话,深有所思。
“那么。”我重新将眼神望向段鸿,淡然的问道:“段爱卿的意思是?”
段鸿身形未动,不为周围官员白眼所动,迅即道:“微臣以为。十人为一什,十什为一队,十队为一营,五营为一团。如今我大吴帝国可调动的中央兵马约为五十万左右,可以按此编制组成一百个军团,以军团为大单位,执行训练以及作战任务。并且,每一个军团,将有资格获得一个番号,此番号不仅仅表示此团,更能体现出此团的战斗力,以及荣誉。”
我眉头微微一皱,疑惑的问道:“段爱卿,朕不明白这么编制后,对作战有什么好处?”我这句故意问的话,足以说出大多数人的心理。
“回皇上,这样做当然有好处。”段鸿心中早有成竹,立即回答道:“臣先举一个例子,譬如说要攻打大理国。大理国总人口在两百万左右,正规军为一万三千余,战时临时抽掉能出五万余军,如此总军力应当在六万五千余。如此军力,相当于我朝十三个军团实力。如此一来,我朝只要出动二十个军团,就能占据绝对兵力优势。加上我朝武器先进,战士悍勇。此战要想取胜,应当不是件难事。然而以我朝之前的打发,那便是派出一名主要将军,以及若干名副将,直接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大理国。然而十万大军要想统一在一人麾下指挥,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远远不如由一名大将,直接指挥二十个军团,根据需要打击目标的大小,分派不同军团,不同数量军团实施打击。这样一来,将军的指挥能力将达到顶点,让他从直接指挥十万人作战,简化到了指挥二十人进行作战。作战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由指挥十万人,简化成指挥二十人?”我沉思了半晌道:“有意思,这个思路不错。”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疑问。之前的作战,也能够从十万人中,抽掉出一部分兵力,由副将带领实施分批打击。同样能够达到目的。
段鸿正色的回答道:“这便是临时性和永久性的不同之处。临时性抽掉出来组成的兵团,指挥官不固定不说,便是兵员也极不固定。战士和指挥官之间,相对陌生,毫无归属感。再者,即便是某战士立了功,恐怕也不好计算。但是固定团却并非如此,军团长整日整年与自己的士兵待在一起,一起训练,一起战斗,各自会形成风格和信赖。对于属下战士的功过,也能进行及时的处理,士兵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也十分强烈。这样的团队,比临时抽掉出来的团队更具有战斗力。”
我双眸一睁,大声道:“说的好。”我的支持,立刻打断了还想反对的部分大臣们:“如此一来,我军的战斗效率将有一个极大的提升。”其实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我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某位将领,要想造反就困难了。每一个团的直接调动权,我都会掌握在自己手中。到时候就算派出一个大将军,我抽掉出二十个团的战力给他,对敌可以,然而想要回过枪头来对付我,恐怕就难度大了。
本想反对的大臣,一见到我眸子中闪过的神色,细细一想后,便迅即明白了这是我分化兵力危险的一个招数。想明白之后,不由得背后出了一身冷汗。幸好没有力争下去,否则定会被我误会成有不轨之心。
“段鸿。”我沉吟了一番后,便道:“兵制改革的方案,就由你来做了。千万不要辜负朕对你的期望。”
段鸿神色一正,上前一步,重重地跪拜在地上道:“臣谨遵圣旨,定不负皇上重望。”
一些重要的事情安排妥当后,我旋即站起身来。小多子见状,急忙凑上前去,挥着手中拂尘道:“皇上退朝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齐齐跪拜在大殿之上。
出得金銮殿后,小多子凑在我身旁低声问道:“皇上,距离午膳还有些时间,您是去看望太后娘娘呢,还是去探望长公主和大皇子?”
小多子极为了解我的心思,情知我今天处理的朝事不少,便提议我去看看两个孩子。一提到这两个孩子,我精神不由得为之一振,脸上下意识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长公主乃是兰儿所育,如今已经出世将近三个月了。由于当时出生之时,恰逢大乱过后,局部镇压一些小型骚动时候。是以,文武百官在同喜之时,便联名上奏让我册封长公主为长平公主,寓意乃是国家长久太平之势。虽然我觉得这个封号实在难听,然而确不愿拗百官的一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