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页

帐内的汉军军官无一不是张伟于泥涂草野中拔擢而出,身受其重恩,听得沈金戎如此一说,自然是大有同感,因一起抽刀呼喝道:“愿以死以报陛下深恩!”

更有李侔的顶头上司向他斥道:“尔一个小小厢军都尉,也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使得咱们陛下亲准你入汉军,你需得老实听令,实心报效,再敢胡言乱语,我定不饶你。”

见李侔脸色苍白,虽是心中不服,却紧咬双唇并不还嘴,心中大奇。这李侔不过二十出头年纪,却有着如此担当城府,见识手段皆是不凡,当真是令人惊叹。

当下也不劝解,由着众将将那李侔折辱一番,然后才又布置各人的行军路线,分配军务下达指示,乱哄哄闹将一气,方令各人退下。

见李侔也随众人下去,沈金戎忙命人将他传回,也不待他说话,劈头便道:“你说的其实有理。只不过我肩负重任,不可以因你的见识就改弦更张。我身为统兵大将,却不能只偏听你一人。”

李侔不避他的眼神,与他对视,只觉对方眸子直视自已,并不因对视而稍有紊乱。他想起兄长在自已临行前吩咐道:“其心不正,则眸子乱焉。要识人,不要狂纵……”

想到此处,心里微微一酸,却不知道奉命驻守庐州的兄长现下如何。他自当日在南京校场马球大赛之后,因张伟的赏识而有了调入汉军的机会。原本他不舍兄长,还想留在襄阳厢军之内,到是李岩因知厢军无甚前途,自已不能抛却属下,其弟有这个良机,却也不能放过。因精心挑选了几个自已栽培出来的精干手下跟随,又将其弟好生教导一番,兄弟二人这才依依惜别,自此李岩仍驻襄阳,李侔却因骑术入了飞骑卫,原任副都尉,因治军严谨,操练有方,北伐前方提任都尉。

却又听沈金戎沉声令道:“你带本部兵马,我再拨给你两百精骑,你带着这队骑兵往河南界内巡游,侦探敌情。明军不肯交战,只顾后退,几位大将军和将军们都心怀疑虑,虽然探得山东境内确有明军驻屯,却不知道是否乃是边军主力。现下明军动向到底如何,仍如雾里探花,这样不成。我飞骑战士都是以一当十的豪杰好汉,五百精骑遇着大股明军自然是不能战,小股万人以下的,却也并不惧他。你可不必过份深入,只需哨探清楚,有什么异样敌情,立时回来报我!”

“是,属下遵令!”

见他脸色兴奋的潮红,沈金戎大笑道:“小李将军骑射俱精,勇冠三军,我等你的捷报回来!去吧!”

李侔躬身向他行了一礼,转身按剑昂首而出。身上的甲叶碰撞起来蹡然做响,不一会功夫,便已声息全无。

沈金戎只觉得疲惫之极,往座椅后一倒,抚着张瑞赐给的调兵令符,心道:“其弟如此,其兄更是何等的英杰?有了机会,到要见上一见。”

当夜各营将领督促兵士早早歇息,准备好鞍鞯草料,汉军后勤此时已甚是先进,种种食物多半是制成罐头,到时候稍加煮热便可食用,到不必如同明军那样半夜就得起来埋锅造饭。

待第二天天色微明,虽是天又降雨,淋淋沥沥小雨遮天蔽日的抛洒下来。虽然雨势不大,却将所有将士身上的铁甲次第打湿。各营的都尉们早就带领着部下纷纷起身装束完毕,待诸校尉清点完毕,这才到大帐去禀报沈金戎知晓。

“动身!”

冷冷扫一眼在雨中森然直立的几千将士,沈金戎翻身上马,只吩咐一句,便将马腹一夹,当先往宿州方向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