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萧淮北:“目的呢?”

宋朵朵:“目的是要扰乱我们的视线。”

流言案中,除了四个方位的预告,还以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四点加以佐证。

幕后之人如此做,就是想要达到给众人洗脑的目的,前四起案子都得以认证;那么,发生了第五起案子后,众人自然而然的就会跟着‘预言’提及的‘不悌’去思考。

悌:敬爱顺从兄长之意。

不悌:不恭顺。

在根据流言案的逻辑:预言中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指的是凶手,而非死者。

那么,第五起案子的死者无论是谁,凶手一定是不敬爱兄长之人。

而朱家,别的不多,弟妹一堆。

萧淮北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你怀疑朱鹏义就是第五名死者?”

宋朵朵默默了片刻,斟酌道:“是第五名死者的几率较大。”

第一,朱家人丁兴旺,又有庞大的财产纷争,想要引发家庭内乱,差的只是一根导、火、索。所以:弑父,便是最好的引子!

第二,流言案最初牵连四个死者,幕后之人既要提前选定死者;又要在选定死者后,命人(虚无真人)将此事宣扬此事;最后,还要又要让这几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死去。原理看似简单,可若实施操作起来,对幕后之人的财力要求可谓极高,而朱家,最不缺的除了儿子,就是银子。

以上两点,让宋朵朵不得不怀疑朱鹏义就是第五位受害者。

萧淮北:“那么朱鹏义为什么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也就是预言中的五日内的第五日遇害?”

宋朵朵道:“前四起预言,皆是在上一个死者的遇害后的第十日流传开来;唯独第五个预言,提前了一日。由此可见,第五起案子,很有可能出现了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预言提前,死者也相应提前。”

“那么你又因何断定,前四起案子有人主使?”

“其实是恒子晋……”

萧淮北‘啪’的一声合上了书本,看起来神色如常,不过手指却开始有节奏的轻敲。

宋朵朵知道他这是心情不愉的信号,故而挠了挠头,小声解释道:“我今日问恒子晋因何事得罪了大人。于是,想到了幕后之人如何完成了这四起杀人案的关窍。”

鬼市之中,有处招工窗口。

此招工非彼招工;所谓的工,也绝非单纯意义上的工作,大多涉及人命官司。

恒子晋当年初到京中,为了挣快钱,便在招工处接了一个‘工’:陷害萧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