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页

文章确实没凭空捏造事实,如果二哥当真因为这篇文章就与仓舒离了心,那也不是他们的错。

魏讽见曹植已经意动,又给曹植加了把火:“何况稿子都选上来了,要是在子建你这里打回去,回头旁人把稿子传出去说子建你容不得有人夸邓侯,岂不是显得子建你没肚量?”

经魏讽这么一游说,曹植终于点了头,给魏讽这篇别有用心的稿子盖了个通过的戳。

第二日一早,不少人同时拿到了《大魏周刊》与《雅集》,紧接着很多人都对着上头一篇文章“咦”了一声。

东汉末年,时局纷乱,朝廷昏聩,士人之中起了清议之风,聚众对着天下大势、世间人物大肆评议,对当时有品行的人会争相传诵,传扬出诸如“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之类的美誉,又评出八俊、八顾、八厨之类的名流,试图用这种树立榜样的做法来澄清世道!

结果就是读书人和宦官集团干起来了,先后闹出了两次党锢之祸,死了大片“党人”以及收留庇护他们的人。

对于刚经历过汉魏更替的许多人来说,都牢牢记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所以朝廷一不给宦官太多机会,二不提倡清议邀名而任用实干型人才。

哪怕外面传言曹操因为《大魏周刊》提拔庞统,那也不是因为庞统把文章写出花来,而是因为庞统的策论写得言之有物!

现在这篇文章却是在大肆鼓吹曹冲,明显有在给曹冲邀名的嫌疑。

曹丕也第一时间看到了《雅集》上的文章。

他看着上面的分析,有种文章是吴质写的感觉,只不过他很快又否定了这个想法。

吴质虽然经常来给他敲边鼓,时不时提醒他要记得警惕曹冲,却不会这样大肆宣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