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不满:“你问他话,他安敢不回?”
曹冲听着觉得他二哥不愧是要篡位的,天生就带着上位者思维。他辩解道:“有时候说话又不是非要人回不可的,单纯就是想说几句!”
曹丕想到曹冲那张嘴,顿时沉默了。
这么一说,那还真不能怪赵云不搭理曹冲。
曹冲那些话别说赵云这个外人不想回,他这个哥哥也不想回!
兄弟俩凑一起吃了顿饭,曹冲才熟门熟路地溜达去荀攸那边,坐到老位置勤勤恳恳地填充题库。
现在他的小本本已经累积了许多本,进展十分喜人!
考试这种玩意不是曹冲独创的,早些年朝廷就已经对察举制送上来的人才进行考核,分别考验他们在对口专业上的能耐。
西汉时期这些考试并不是必须进行的,大多时候都是而试一下就给授官,但到了东汉时期察举制就彻底崩坏了。
有一首风谣唱得很实在:“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肃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意思是各郡县推举上来的人全部名不副实,秀才大字不识,孝廉不养父母,说是清清白白的家伙浊如烂泥,说是高门良将的家伙比鸡还胆小。这样的人才自家人都想啐他两口,却被推举到朝廷来当官!
察举制发展到这个时期,不仅越来越多尸位素餐的人涌入朝堂,他们还会源源不断地把儿孙统统荫佑进来!
这种情况下,朝廷怎么可能正常运转下去?
朝廷早就针对这个问题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比如给他们安排对应的考试,要去管刑律的就考明法试,要去搞财政统筹的就考明算试,好歹也算是筛选出不少能干活的人!
只是对于关系户来说,这些考试纯粹是名存实亡的玩意,该塞人的还是会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