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现在只有一个豫章郡,他的西面是刘表,北面是曹操和袁耀,东面是我们,三面环敌,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之局,所以他最担心江东出现混乱,让曹操和袁耀得到机会顺势而下。曹操和袁耀打到了江东,刘表岂肯放过这样的机会?到时我们可以撤守吴郡、会稽,但周瑜却被分割包围,逃无可逃,旦夕即亡。周瑜目前之所以死守皖城、居巢一线,正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而我之所以急速撤离庐江,正是想把他的军队拖在庐江,让他即使有心夺取江东三郡也无暇分兵。”
“江东的局面就这样成了一盘死棋。公瑾要想生存,必须守住庐江,必须确保江东三郡的稳定,必须和我齐心协力。我死之后,为了确保江东三郡的稳定,公瑾就不得不全心全意帮助你,否则,江东丢失了,大家一起完蛋。”
“将来呢?将来怎么办?”孙权追问道。
孙策大概说累了,久久没有说话。
“大哥……”
“将来是你的事,我只能帮你这么多了。”孙策散开握住孙老夫人的手,轻轻摸了摸孙权的脸,“将来就是你的天下了。”
当天晚上,孙策逝去,时年二十六岁。
※※※
四月上,周瑜接到孙老夫人的急书,得知孙策伤重不治而亡后,即刻起程前往秣陵拜祭。
周瑜的部下连番劝阻。此刻江东局势危急,孙权极有可能诛杀周瑜,但周瑜心意已决,执意前往秣陵。
孙权携江东大吏于秣陵城外三十里相迎。孙权一口一个兄长,极其恭敬。到了秣陵城下的时候,周瑜看到孙老夫人和吴景、孙静等人亲自出迎,激动得热泪盈眶,拜伏于地,以母亲称之。孙老夫人抱着周瑜,想起死去的孙策,不禁悲由心生,放声痛哭。
祭奠了孙策之后,周瑜和孙权等江东大吏商议了一下江东局势,均觉得山雨欲来,形势严峻。第二天一早,周瑜借口庐江战局紧张,准备告辞。孙权和张昭、张纮等人极力挽留,但周瑜非常坚决。孙权无奈,只好陪他到内府辞别孙老夫人。
听说周瑜要走,孙老夫人顿时泪如雨下,“公瑾为何要走?江东如此危急,难道你就不能留下来帮帮仲谋吗?”
周瑜眼眶微红,垂首不语。孙权乘机再劝。周瑜面有难色,“我已经说过了,只要我周瑜一口气在,当保江东无虞,请老夫人和仲谋放心。”
“公瑾,留下来吧,就算我求求你了。”孙老夫人抓着周瑜的手,哭着说道,“江东岌岌可危,但仲谋年纪轻轻,无力驾驭三郡,还请公瑾留下来鼎力相助。”
“不是我不愿留下来,而是前线战局太紧张了。”周瑜眼含泪水,无奈地说道,“伯符重伤逝去的消息一旦传开,江北的曹操和袁耀,荆州的刘表,势必乘机两路夹攻。只要他们突破了长江天险,我就再也没有办法挽救危局了。”
孙老夫人摇摇头,“公瑾既然决意要走,那就把江东三郡一起带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