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李弘四处征伐,在晋阳所待的时间屈指可数,所有政事皆托付于长公主和一帮朝臣,李弘除了兵权,其它的权力几乎全部交了出去。中原大战后,李弘在河北重重危机的逼迫下,肯定要急于拿回所有的权力,因为他要解决太多的问题,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便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权力交出去了,再想拿回来,就很难了,无论是长公主还是那帮晋阳的大臣们,没有人会顺从李弘,在他们眼里,此刻的李弘就是过去的董卓。李弘拿回权力遇到了阻力,最简便的解决办法便是动用武力……”
韩遂转头看着神情呆愣的马超,十分不解地说道:“我不知道李弘这几年都在想什么?不过他应该记得董卓是怎么死的,难道他想重蹈董卓的覆辙?”
“大将军当真是危在旦夕了。”马超低声叹了一口气,“先生,我们可以把令明送走了。”
韩遂点点头,“你立即回去,带着铁骑悄悄赶到大散关,等待我的攻击命令。”
第九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七节
七月下,徐州琅琊郡,开阳城。
中原战场上的僵持状态让臧霸越来越不安,尤其是前几天在即丘和陈登会面后,经陈登对当前局势的一番分析和推测,臧霸更有一种心惊胆战的感觉。如果不是他对大将军的神勇抱着一股强烈的崇拜和信任,他恐怕当场就要表露出心中的惶恐了。
陈登接替关羽到了东海后,臧霸的青州军已经退出了郯(tan)城,驻守于琅琊郡的开阳一线。凭借过去和臧霸的关系,陈登屡屡书信于臧霸,劝他乘势重归许昌朝廷,倒戈一击,帮助联军击败河北。其时北疆军势如破竹,臧霸不时得到邯郸送来的最新战况,对陈登的劝说当然是不以为然了,但随着北疆军止步于鸿沟水一线,陷入旷日持久的僵持战,臧霸的心态也渐渐发生了变化。这时陈登又一次邀请他到即丘一晤。陈登说,自从我到广陵任职太守后,我们就一直没有见过,难道宣高兄不想和老朋友聚聚,叙叙旧吗?臧霸考虑良久,遂决定到即丘去一趟。
陈登出身徐州高门,学识渊博、智谋过人,但为人桀骜不驯,素有徐州狂夫之称,因为这个性格的原因,他一直没有得到举孝廉的机会。陈登自感怀才不遇郁郁不乐行为更为狂放,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他二十五岁的时候陶谦来到徐州,他才得到了出头的机会。陈登先是被举孝廉,接着被任命为东阳(今江苏省金湖县西)县长,不久又被陶谦任命为典农校尉。他在徐州实施了一系列的农耕水利措施,使得徐州的财赋在短短数年内便得到了较大恢复。陈登、臧霸都是陶谦非常看重的人,而臧霸对陈登很恭敬,对陈登的冷嘲热讽也一笑置之从不在意,两人的关系渐渐改善并成为朋友。在徐州高门中,和臧霸这种出身黄巾的武人交往密切的也只有陈登一个。
陈登见到臧霸后,把时局做了一番透彻的分析,最后他的定论是,只要袁绍坚持既定策略死守官渡,把战事拖到今年冬天黄河封冻之后,北疆军必败无疑。臧霸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上个月,朝廷下旨,派广陵人臧洪到青州任职刺史,并同期任命了三位太守,这样青州六郡只有两郡的太守还是自己的下属,其它的郡县都被河北控制了。如果北疆军败了,全面退守黄河北岸,那么自己首当其冲成为联军攻击的对象。自己是不是如陈登所说,应该早作预防,免得最后白辛苦一场,把自己和数万兄弟的性命白白葬送了?但现在臧洪和三位太守都已上任了,自己就算想出尔反尔,把臧洪等人赶出徐州,也无暇分身,除非答应陈登临阵倒戈,率军从徐州战场上退回青州,不过这样一来,中原战场上的管亥、吴敦和一万多青州将士也就休想活着回来了。
想到这一年多来河北对青州不遗余力的帮助,想到大将军李弘和右将军张燕先后来到青州对自己寄予的厚望,想到曹操对徐州的屠杀和陶谦之死的仇恨,想到刘备对自己的排挤和压制,臧霸的心里陷入了激烈的斗争中,到底该如何选择?
就在臧霸十分彷徨的时候,来自邯郸的书信让他敏锐地嗅到了一丝危机。邯郸来书,如果徐州战场上的叛军攻击太猛,臧霸可以率军弃守琅琊郡固守青州。邯郸在徐州战场上的攻防之策如此消极,是不是意味着中原战局也正在走向失败的深渊?
臧霸把自己关在书房内,日夜思索战局,仔细权衡利弊。这个时候,自己稍有差池,可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孙观、尹礼看到臧霸越来越憔悴,整天沉默寡言心事重重,很不理解,但两人不知道臧霸心里在想什么,也无从劝起。
※※※
这时,青州刺史臧洪和平原郡太守祢衡亲自押运粮草赶到了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