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我已经说了,北疆军推进到定陶、昌邑一线后,在步卒大军人数不足的情况下,肯定要集结两路攻击大军的步卒攻击其中一座城池。”郭嘉手指地图上的昌邑城,“很明显,这座城池一定是昌邑。”
濮阳、定陶、昌邑三座城池在兖州的西部形成了一个锥形布阵。定陶是锥尖,濮阳和昌邑是锥足。三城全部拿下,北疆军就能利用这个锥形布阵和我们形成决战态势。
如今濮阳已下,北疆军的右路粮道得到了保障,大军的右翼已经得到了保护。他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迅速拿下昌邑,从而保证北疆军左路粮道的畅通,保证大军的左翼得到保护。
北疆军先打昌邑,定陶方向的兵力肯定空虚,为了保证大军在打下昌邑的同时又能围住定陶,北疆军左右两路铁骑势必会以最快的速度南下杀到成武、梁丘一线,阻挡我大军回援。
要想打破北疆军的攻击之策,我们只能放弃昌邑,以一部大军迅速北上成武,据城阻击北疆铁骑。其余大军迅速绕道梁国,从成武城的西侧直插定陶。
守住了定陶,等于迟滞了北疆军的攻击速度,延缓了北疆军的锥形布阵,推迟了北疆军和我们决战的时间。
※※※
“但是,在濮阳、昌邑丢失,大军左右侧翼完全暴露的情况下,我们想靠一己之力死守定陶,很不现实。”郭嘉的手从地图上的定陶、成武数城一划而下,“这条防线即使在刘表的荆州军赶到之后,我们也很难守住,因为北疆军不会给我们这么充足的时间。它要想和我们决战,就要快速夺下定陶、成武,以便利用坚固的锥形布阵,形成强用力的持续的攻击力。”
因此,我们要利用坚守定陶的这段时间,迅速联合袁绍,在白马、燕县、封丘、陈留、襄邑一线形成第二道弧形防线,阻击北疆军的第二轮攻击。
这道防线能否守住,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挡住北疆军攻击的脚步,能否赢得结盟联军共抗河北的足够时间,能否彻底扭转当前对我们极为不利的战场形势。
※※※
“然而,北疆军已经先我们一步考虑到了这道防线对于他们攻占中原的巨大阻碍,所以他们早在三月中就派兵南渡黄河攻击河南。”郭嘉摇摇头,一脸无奈地说道,“到了今天,我们才能看到北疆军攻击河南,对于中原战场所起的巨大作用。”
北疆军攻击河南,一是欺骗了我们,把我们的注意力从中原转移到了河南,使得我们完全忽视了他们攻击中原的可能,二是牵制了我们的兵力,袁绍的主力大军被他们全部拖到了河南战场,而我们却迫不及待地发动了江淮大战。由于袁绍主力大军回援河南,北疆军继而完成了他们攻击河南的第三个目标,那就是夺取濮阳,掩护北疆军主力攻击定陶、昌邑。现在我们则看到了他们攻击河南的第四个目标,就是阻止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第二道阻击北疆军主力攻占中原的防线。
北疆军大将颜良统率四万大军攻击河南,并在很短时间内依靠成皋、荥阳、敖仓的有力地形完成了锥形布阵。虽然袁绍回援的速度非常快,但由于北疆军主力迅速南下中原,迫使袁绍和我们一样,不想把自己的兵力过早损耗。袁绍不愿损耗兵力的原因很多,但目前看来,他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他和颜良拼个你死我活,不但结盟联军共抗河北一事无法成功,而且即使结盟联军成功,我们也失去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
“诸位大人请看看眼前双方的兵力部署。”郭图手指地图说道,“袁绍和颜良对垒于河南。曹仁、夏侯渊和北疆军主力对垒于定陶、昌邑。我们的大军还在返回兖州的路上。”
此时袁绍的大军无法吃掉颜良,他的主力军队都在河南战场,而我们想在近期内建立第二道防线,袁绍就必须从河南战场上撤军回援兖州,但他撤不下来。袁绍撤不下来,又无力独自击败北疆军的颜良,我们在定陶、成武一线又很难阻止北疆军继续攻击的脚步,那么中原大战的结果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