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找长公主,她能解决这事。”
“长公主?”崔均苦笑道,“她是天子的姐姐,她怎会帮我们?”
“她一定会帮。”崔烈笑道,“你们三个把情况说得严重一点,长公主肯定坐不住。”接着他把长公主领尚书事,主掌尚书台的事说了一遍。
“大将军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崔均疑惑地问道,“长公主如果站到天子一边,河北就麻烦了。”
“怎么能让长公主站到天子一边?”崔烈冷笑道,“外朝要想安安稳稳地拿回全部相权,就必须让长公主深切感受到皇权过大对社稷的危害。比如说今天这件事……”
崔琰一惊,脱口说道:“天子如果和长公主反目,那这朝政……”
“大将军不计后果,把长公主推到朝堂,其目的就是想利用长公主的特殊身份来平衡和缓和天子与外朝之间的权力争夺,但他脑子太简单,他认为长公主会听他的,这怎么可能?长公主和天子是一家人,当外朝权力严重威胁到天子皇权的时候,她会毫不犹豫地帮助天子对付外朝,到时候朝堂上就要重演当年后宫、外戚、宗室轮流干涉朝政之局。”崔烈摇头叹道,“大将军太糊涂了。他为了尽快恢复河北实力,以便早日征伐天下,不惜一退再退,以求得到朝堂上的权力制衡。他不但自己退,还逼着我们跟他一起进退,这根本就是自取败亡嘛。他想死,我们还不想死。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条中兴大汉之路,岂肯轻易舍弃?”
“所以,我们要想尽办法,让天子和长公主先闹起来。”崔烈看看三人,继续说道,“朝堂上的权力争夺,直接关系到社稷存亡。当社稷旦夕不保的时候,长公主也罢,天子也罢,都不会再去顾惜那点亲情了。”
“事情闹大了,大将军一定会出面阻止。”崔琰担心地说道,“事关河北危亡,大汉中兴,大将军不会置若罔闻、袖手旁观。长公主没有大将军的鼎力立支持,她就很难继续……”
“那你就错了。”崔烈挥挥手,打断了他的话,“大汉要想中兴,保证国政策略的正确性非常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外朝必须取得绝对的相权。但是,在新官制实施的关键时刻,天子发难了,大将军缩着脑袋躲到了幕后,这让我们非常被动。”
“如今,我们为了保证相权的完整和国政策略的持久正确,只有两个办法,一是竭尽全力帮助长公主,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让长公主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把长公主手上相权和一部分皇权牢牢控制在手。长公主势力的崛起对大汉的中兴非常重要。将来,天下稳定了,大将军和武人势力非常庞大,我们要想有效遏制和削弱武人的权势,只能和天子、长公主联手。”
“长公主权势一大,我们就可以利用她的力量,顺利控制天子和皇权。长公主的背后有大将军一帮武人,有我们一帮士人,天子岂是她的对手?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办法,先让天子和长公主反目,然后再让长公主控制天子。”
崔烈轻轻咳嗽了一声,看看坐在那里发愣的三个人,继续说道,“事情闹大了,大将军肯定要出面,但为时已晚,长公主势力已成,她即使没有大将军的支持,也能在我们的帮助下,和大将军正面抗衡。”
“大将军吸取了董卓、李傕等叛逆败亡的教训,自己不敢出面公开控制权柄,以免坐实挟天子号令天下的罪责。他让长公主领尚书事,让北疆武人入朝为卿,其实目的就是想通过长公主和自己的部下来间接控制权柄。他这个计策倒是不错,完全可以避免他公开挟持天子所带来的祸患,但可惜他的手伸得太长了。”
“无论为了社稷,还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存,我们都必须把大将军的权势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说白了,就是防止大将军独掌权柄,危害社稷。大将军利用长公主控制权柄,我们将计就计,反过来利用长公主挚肘大将军,让他作茧自缚。”
“大人,大将军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危害社稷的行为,相反……”李历有点不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