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公孙度拿着袁术的回书,告辞而去。
※※※
朝廷招抚使太常马日磾(di)、御史中丞皇甫嵩和尚书令丁宫此刻也到了南阳宛城。
袁术没有出城去接,而是命令李业先去问问,他们来干什么?如果是受董卓的指派来谈和,那就免了,叫他们立即滚回长安去。如果是奉天子令来下旨,我就去接。
皇甫嵩说对李业说,你去告诉袁大人,我们是天子令来下旨的,和董卓没有关系。
进了城,袁术跪拜接旨。尚书令丁宫还没有读上几句,袁术就跳了起来,“招抚?招什么抚?我是大汉叛逆吗?我是祸国的蚁贼?这哪里是天子的圣旨,这分明是董卓的矫诏。此旨我不接。”
马日磾怒骂道:“袁术,你竟敢忤逆圣旨,你眼里还有天子吗?”
袁术冷笑道:“我袁家世代忠良,忠诚于天子,忠诚于大汉,但我不忠诚于奸佞,不忠诚于董卓。今日天子受奸佞胁持,朝政为奸佞所控,我袁家更是惨遭奸佞杀害,我岂肯接这奸佞的圣旨,听从这奸佞的摆布?”袁术转身指着杨弘说道,“把檄文读给几位大人听听。”
马日磾、皇甫嵩和丁宫三人听完袁术所拟的檄文,顿时又惊又喜。惊的是,骠骑大将军到底还是快了一步,他不但成功说服了袁术,同时也把大汉天子和律法践踏至尽,大汉危矣。喜的是,此行的目的算是到达了,袁术不但停止进攻洛阳,还要和李弘一起去征讨蚁贼,京畿危机算是暂时解决了一半。
“我袁术今日指天为誓,我尊奉当今天子,愿意为大汉社稷粉身碎骨。”袁术手指苍穹,义正言辞地大声说道,“待我平定了蚁贼之乱,我将和骠骑大将军携手西击,铲除奸佞,共迎天子回京主政。”
※※※
袁术坚决不接招抚圣旨,但他接下了天子的赐封圣旨。
他现在名正言顺的以后将军一职兼领南阳太守,还做了阳翟(zhai)侯,食邑两千户。孙坚受封破虏将军的圣旨他也代孙坚拜领了。
此时对马日磾等三人来说,袁术愿不愿意受抚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说服他接受皇甫嵩所提的内部制衡之术,以便完全解决京畿危机,尽快让天子回京主政,重振朝纲,挽救倾覆在即的大汉社稷。
三个人都是袁术的长辈,也是名震天下的大汉重臣,他们所提的建议袁术不能不重视,但他无法忍受和董卓同殿为臣。这不仅仅是因为董卓杀了袁隗和袁家五十多口性命,更重要的是它涉及到了大义。如果和董卓握手言和,那三公檄文做何解释?讨董檄文又做何解释?那份举世皆知的承制诏书又做何解释?袁阀将来何以立足于朝野之间?
“董卓不诛,我绝不回朝。”袁术非常坚决地说道,“这一点,请三位大人务必理解。现在兖青徐三州蚁贼肆虐,社稷动荡,平定暴乱远比铲除奸佞重要,所以我不想打洛阳了,我要暂时放下讨董之事,和骠骑大将军一起到兖青徐三州平定叛乱。待叛乱平定了,我自会和骠骑大将军解决董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