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页

黑衣人轻轻地拍了拍窗檐,神色变得冷厉许多,随后沉声道:“人各有命,可我却不信命运!虽然批语已经印证了一半,但我命由我不由天,如今大势已然形成,他又能泛起什么大浪!?”

过了片刻的宁静之后,黑暗中的声音确实微微一叹:“既然少主心亦如此,属下也不便多谏,属下知道该怎么做了!”

吱呀一声,房门开了又合,黑暗的客房内剩下黑衣人,黑衣人掀开头上的斗篷,对着窗外的夜景露出了复杂的笑意。一只檐燕似乎也被气氛所染,从屋檐下展翅飞向了夜空,一双小小的翅膀不停地扇动,将这种黑暗的阴霾带到了京城。

……

京城的晚春多了几份燥热,然而当剑南道近三十万唐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遍京城后,整个京城处于彻底处于阴霾之中,将步入炎夏的燥热又拉回了冰点。京城既是大唐政权的中心,也是讯息的聚集之地。因此当八百里加急的军报送往京城之后,不消半日之功,整个京城的都陷入些许的恐慌之中。

河西与剑南道不同于别处,根据地理位置来说,只要这两处重地一旦有一处被攻陷,那就直接威胁到了长安京师。如今剑南道不但落入南诏之手,而且高骈所率十万大军竟然全军覆没。此等大事既震动朝野,也震动了整个大唐各道。

李渼在得知此事后震惊的无以加复,他万万没有想到高骈此去会败得这么快,仅仅一战不但将十万大军打没了,而且之后连剑南道全境也丢了。若不是高骈自刎疆场,他倒是想亲自问一问这一仗是怎么打的。就算对方兵锋无敌,也不至于一战便覆没了十万大军。况且随军配备了一百颗震天雷,这一战怎么会打输了呢?

这个问题李渼想不通,群臣就更加想不通了。高崇文在得知孙儿自刎疆场,老泪纵横的他气急而结。最后本就年迈的他终究没有走过春天,吐血而亡撒手人寰。李渼痛失股肱之臣后,便严令内卫彻查此次兵败之事。

最后经过内卫彻查,得到的结果是高骈因轻敌致使大军陷入绝境,而又因都畿军不懂应用保养震天雷,途中阴雨天气未有及时遮挡,致使火药受潮未能在战场上发挥功效。李渼在看到这个彻查结果后,气的他许久未有言语。最后对于高骈行军失利之过,李渼并没有予以追究。

若不是高家世代忠于朝廷功劳卓著,又有南平郡王高崇文因丧孙而亡,李渼是断然不会放过高骈的。即便高骈已经自刎疆场,也无法弥补这一次的过错。因为这场战争的失败,致使数十万大唐将士埋骨于野,更是让剑南道各地血流成河。奏报之中条条陈述南诏屠城劣迹,已然让李渼看到了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而就在李渼情绪稍缓之际,又是一道军报呈交到了他的手里。而这一份军报内容让李渼神色大变,更加重了李渼冰凉的心,因为这份军报让如今的朝廷更是雪上加霜。之前李渼一直庆幸此次兵祸渤海没有参与,然而他最终还是想错了,在这种弱肉强食的年代,岂有吃素的动物?岂会有不乘火打劫的势力?李渼却不知,休要说这个一直不安分的渤海国,如今就连大唐内部已有不少人蠢蠢欲动,都在盼望着烽火连天朝廷力衰。如此一来这些人就会纷纷割据,独霸一方以达到各自的私欲。若非如此唐朝末年也不会形成一个独特的时期,那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五代十国。

第009章 掌嘴八百

此次渤海国以世子大虔晃为首,合赤温为先锋共聚十万大军,正浩浩荡荡的南下,不日便会抵达范阳。李渼看到这分军报之后,失魂落魄的跌坐在龙椅上。南诏大军已经兵锋难以抵挡,正愁着该如何调兵破敌,如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渤海国竟然又来趟这趟浑水。要知道如今奚族与契丹已经有些难以控制了,这渤海大军若是再参合其中,李渼都不敢相信这是怎样的一个局面。

如今河北由于有白世言的安抚,奚族与契丹才愿意暂熄战火,等待朝廷给个合理的说法。可这还没消停几个月,这渤海国又要燃起战火,这渤海国此次率兵而来,任谁都看得出这是有火上浇油的意图。以往渤海兵犯大唐,行军多是以船只渡海而来为主。其原因是渤海国临近大海,水军设施较为齐全,若要兵犯唐境以船只渡军,是个最为迅捷的方法。

当年唐太宗东征渤海之时,就曾经因为沧海茫茫一望无边,思量大海难渡,有放弃东征渤海(渤辽、辽东)的念头。大将薛仁贵担心太宗因大海阻隔而放弃东征,便瞒着他指挥大军渡海。因为皇帝贵为“天子”,所以便有了三十六计之中的“瞒天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