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潜艇仍然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英国海军部认为,如果潜艇的活动不断增强,最好组成护航运输队系统来对付它。这又要求提供攻击潜艇的兵力,其结果仍然是进一步削弱大西洋运输队的护航兵力,并使这些兵力疲于奔命,损坏率不断上升。
幸好德国作战潜艇由于伤亡、试航和训练造成数量不断减少,还由于越来越多的船只编入了护舫运输队,使得舰船的损失保持在一个过得去的水平上。
英国海军的岸防航空兵进行的不间断的反潜巡逻迫使德舰艇不可能在英国沿海一带进行作战。其余约20艘适合于远洋巡逻的大型舰船,经常只有约7正在航行,7艘在返航途中或在厂修理,7艘在出航。
英国是一个岛国,安危系于海洋。海上运输对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国工业发达,原材料的绝大部分靠进口,仅以国民的食品而言,就占年需要量的67%。从英语舶来品一词,便可觊见海运对其国计民生影响之深。
为了进行海运,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宏大的商般队。为了确保海运安全,英国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日不落帝国”的神话,就是仰仗着大舰巨炮,一直流传了数百年。
德国崛起稍晚,它一涉足殖民市场,就以咄咄逼人之势,抢到了相当丰厚的殖民利润。它从海外掠夺的大宗财富,同样是从海上运回本国。海上运输对德国的生存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德刀戈相见。两国海军打了一场场激烈、壮观的海战,使出了种种奸诈计谋。但是,斗争的焦点,大多是在围绕海运作文章。双方都力图扼杀对方的海运,并确保自己海上运输的畅通无阻。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温斯顿·丘吉尔再度出任海军大臣,不久又接替张伯伦,主持英国内阁。对英、德两国海上争斗的实质,他自然心明如镜。
皇家海军实力占有绝对优势。开战时,英、德海军分别拥有战列舰15:5,巡洋舰64:8,驱逐舰230:30,潜艇58:57,航空母舰7:0。
兵力如此悬殊,他自信切断德国的海运不会太费力气,皇家海军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就是确保自己的海运安全。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派袭击舰和潜艇到大西洋攻杀商船的战法使他大伤脑筋,他考虑再三,还是决计采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老办法,先关门,后打狗。他屯重兵于本土,企图封死北海,以捆住德国海军的手脚。
丘吉尔走这步棋遇到了麻烦——挪威。挪威海岸线对大洋开放的有17000多公里,如果希特勒出兵占了挪威,皇家海军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困住对手。届时,德国舰只随时都会从薄雾缭绕的挪威峡湾中溜出来,杀向大西洋,那将是一种相当被动的局面。
1940年春,丘吉尔得到报告:运载瑞典矿石的德国船只践踏挪威中立,避开英国封锁,紧靠挪威海岸航行。他敏锐地意识到事态严重,出兵挪威刻不容缓。3月底,他正式通知海军部,派出布雷舰只,用水雷封锁挪威海岸,同时派出部队,前去攻占挪威的沿海重镇。
一接到命令,海军部赶忙调兵遣将,积极行动。布雷兵分三路:派8艘驱逐舰组成北方布雷队,前往佛斯特海峡布雷,封锁纳尔维克,阻止德国船只运送铁矿;派2艘驱逐舰前往挪威中部要冲,设下雷区;派1艘布雷舰和4艘驱逐舰组成南方布雷队,前往施塔德兰德。为了保证北方布雷队作业顺利,还令惠特沃思海军中将率领“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出海,在佛斯特峡湾口外游弋策应。
4月7日,登陆部队集结完毕。陆战队员个个磨拳擦掌,士气高昂,运输舰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启锚出航,跨海东征。恰在这时,7日8时5分,一架从奥克尼群岛哈德斯通机场起飞的侦察机拍回报告,在德国纳泽以北大约150海里的水面,发现了纳粹大舰队。当日13时30分,惠灵顿式侦察轰炸机进一步发回报告,在北纬56°48',东经6°10'水域,发现了“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
英国海军部闻报大吃一惊。尽管根据情报还不能明确判断对手的行动企图,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再让登陆舰船出海会冒很大风险。于是,它果断下令放弃入侵挪威计划,让陆战队员离船上岸,同时电令出发不久的南方布雷队,被迫赶紧返航。
英国皇家海军当然不肯放过与德国舰队交战的机会。20时15分,本土舰队司令查尔斯·福布斯爵士便亲率“罗德尼”号、“勇士”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以及2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出海,高速向东北方向航行,企图截住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