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声音变得愤怒而强硬:“那些人已将这幢房屋糟蹋得东倒西歪了,而命运偏偏安排我来予以最后的一击,一想到这里我就感到十分难过。
这一次丘吉尔先生也许会相信我的预言:一个伟大的帝国——一个我从来不想毁灭甚至不想伤害的帝国,将遭到毁灭。”
那天晚上,德国的飞机飞到英国撤下了印着希特勒演讲全文的传单称:“以使你们了解你们的政府向你们掩盖的事实。”
实际上,英国的广播已全文播送了这篇演说,随后立即见诸报端。就在希特勒结束讲演后不到一个小时,英国广播公司就作出了一个强硬的而且完全是自发的回答。
播音员是一位名叫塞夫顿·德尔默的记者,他还没得到政府的许可就作出了反应。他用德语直接对“元首”说:“对于你所呼吁的什么理智与常识,让我来告诉你我们这些英国人是怎么想的吧。元首先生,我们要把它扔还给你——塞进你那张恶毒的臭嘴里。”
柏林,德国海军总司令部大楼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埃利希·雷德尔双时紧压着擦得锃亮的桌面,陷入了沉思。他中等个子,身体粗壮,宽宽的前额加上一副紧板的面孔,充分表现了一个纳粹军人的倔强与冷酷。日德兰海战时,他是希佩尔的参谋长,尽管在战场上吃了败仗,官场上却是一帆风顺,交了红运。他的下属吹捧他是一位精明强悍的统帅,一个能使帝国海军重振雄风的枭雄。
1928年,他登上了海军总司令的宝座。他默默立下宏愿,要为德意志建立一支能向英国海权挑战的大舰队。
根据凡尔赛和约,战败的德国只能拥有6艘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雷德尔的前往小心翼翼,只在和约限定的范围内建造了几艘轻巡洋舰。30年代初,帝国海军实力才出现夏苏征兆,在“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之后,“舍尔海军上将”号和“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也相继服役了。
1933年是一个疯狂的年头,阿道夫·希特勒的铁锚牢牢地挂到了轰隆隆启动的战车上。
1935年,德国收回萨尔;1936年,希特勒出兵占领了莱茵兰非武装区。希特勒向三军首脑秘密交底,他要先征服欧洲大陆,然后再对付美利坚。
为了追上希特勒的步伐,雷德尔赶紧制定了加速发展海军的“z”计划。
计划规定:到1944年,德国将拥有8艘大型战列舰,8艘袖珍战列舰,5艘重巡洋舰,44艘轻巡洋舰,2艘航空母舰和249艘潜艇。雷德尔相信,手头有了足够的兵力,再加上中国和意大利海军的配合,这就一定能够打垮英国皇家海军。
然而,希特勒心急火燎,恨不得一口就吞下全球。1939年9月1日,德国装甲部队攻入波兰。两天后。英、法对德宣战。雷德尔的如意算盘落空了,现在,他只有硬着头皮,去和自己的宿敌决斗。
由于舰只太少,雷德尔不准备和英国皇家海军硬拼,打那种堂堂正正的海战。他的选择是:避开皇家海军,把袭击舰和潜艇派到大西洋,截杀盟国的护航运输队,以切断英国的海上生命线,达到使其弹尽粮绝、不战自降的国的。但是,德国出海口不畅,潜艇虽能暗渡北海,可大型水面舰只却被堵在自家门前,行动处处受阻,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对此,雷德尔走了两步棋:第一,大战爆发前就将“德意志”号、“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派到了大西洋上,预先埋下了两颗钉子;第二,已做好充分准备,只待时机成熟,便出兵去占须战略要塞挪威。
虽然在1935年3月16日德国废除凡尔赛和约之后不久,就与英国签订了海军协定,德国自愿把海军兵力限制为英国海军的35%,但德国潜水艇u艇可以为英国潜水艇的45%。协定同时规定,在特殊情况下,经过通报以后,德国u艇可以达到英国的100%,但必须以削减相等吨数的其它舰艇为条件。
这项有关u艇兵力的协定,并非出于英国方面的好意,当然更非英国被迫作出的让步。英国人之所以同意如此,主要是由于他们一直认为潜艇并非什么威力巨大的兵器,一直低估了潜艇的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