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摇摇头说道:“托尼先生,你太高看我的能力了,你知道这个世界上什么职业最危险么?不是士兵、不是从事危险工作的工人,而是皇帝!我是不会将自己送到火山口上去经受折磨的!当然在中国生活了这么长的时间,托尼先生应该对我的国家有很深的了解,我国没有美国那样民众受教育的程度,对于民主政治也是比较生疏的,这些都会成为建立一个类似美国政体国家的巨大障碍,为此我设想要在五到六年之内,中国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会由军政府来领导国家,在五六年之后才会举行全国大选,进入民主政治的轨道……”
对于托尼公使,谭延闿显然可以说是做到了“推心置腹”,当然五六年进行民主大选通过选举定出国家最高元首,对谭延闿而言这是个笑话,能够用五六年的时间让所有的中国人接受这个新政权,他就该偷着乐了。他也做不到五六年让中国的教育发展达到可以施行民主大选的水平,况且对他而言美国式的民主并非适合中国,中国需要的是“强人政治”,所谓民主不过是他的手段而已——这就如同是在骑一匹烈马,一开始的时候必须用强硬的手段来制服烈马,然后再慢慢的放松缰绳,知道烈马彻底驯服。
“这是我的一个大致设想,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绝对不会允许皇帝在次出现,哪怕我本人有这种野心也不行!中国有句古话:一人智短,众人智长。对此我非常欣赏贵国的政治制度,至于欧洲的君主立宪制,首先我个人感情上不会允许皇帝的存在,另外便是过去的满清政权在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政权,满族的人口数量连占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成都没有,这么脆弱的基础会使得国人无法接受,所以君主立宪制是行不通的!”谭延闿继续强调了“政治体制”。
在谭延闿看来,美国人对自己的政治体制是非常骄傲的,他也认为美国人有自己骄傲的资本,尽管美国现在还是个二流列强,通过战胜西班牙在列强国家的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但还不是属于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列强。这个时代的欧洲外交最讲求的便是“平衡”,但是他们都忽略了美国的力量,他们的“平衡”标准仅限于欧洲大陆的数个强国,除去欧洲大陆的强国,别的国家诸如美国,实力强上一些也不能进入他们的“平衡体系”,这就好像是美国在另外一个星球上一样。
美国做为一个新晋列强,自然要谋求全球市场,但是全球殖民地已经被欧洲传统列强瓜分殆尽,已经没有美国的空间,美国想要为自己国内的资本寻找市场,传统的办法便是从低到高依次去挑战欧洲传统列强,西班牙很不幸的成为了第一个。谭延闿自然知道美国的发家史,但此时中国自己还忙活不过来,也不具备英国那样强悍的实力,这也使得他放弃了好高骛远的国家政策,选择更加稳妥的方法来开拓新中国的国际生存空间——既然无法致美国于死地,那就和它结盟,最差也能通过同样的道路来发展国家实力,几十年后安安稳稳的成为一个一流世界强国。
美国人引以为豪的政治制度可以做为谭延闿新建立的政府的参考,这是目前谭延闿唯一的选择,也是相对比较现实的选择,不过美国政治制度在他看来太过松散,每个州都有很大的权力,这如果放到中国来那可就是天大的灾难,他所需要的是一个中央有着高度权力的政治体制,这也是为未来几十年中的两次世界大战做准备。
托尼公使听了谭延闿的解释之后非常赞同地点点头,他认识谭延闿的时间很长,可以说他是谭延闿最早接触的外国人之一,因为职务关系双方往来也比较密切。做为中国的实力派的代表人物,托尼认为自己和谭延闿的关系将会有助于美国开拓中国市场,事实上他也确实收到了丰厚的回报,为他的政绩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听到你对未来中国的设想,做为朋友我为你而感到幸运,同时我在给国内的回复中也有了明确的说辞……”托尼公使笑着说道。
“若是贵国能够在第一时间承认我们的政权,我想会对日后中美之间的关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保证……对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我个人是持非常乐观点的态度,我们欣赏贵国的贸易自由的设想,我想在这方面我们有着很多共同的目标。要知道我们中国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而工业是强国的一条必由之路,在未来我们需要从美国进口更多的机械设备,当然是世界先进的机械设备!”谭延闿笑着说道,对于画饼是他最擅长的,况且这张“中美合作”的大饼并不是凭空而来,是有着相当深厚的现实基础,这对于美国是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条能够快速强大起来的选择。
慈禧颐和园宝库的事情是在一则野史中偶尔看到的,内容大致是在庚子年事变之时,慈禧太后仓皇出逃,而当她回到颐和园之时,发现自己藏宝库中的价值九千多万两白银的财物已经不翼而飞,而李莲英生怕这件事连累到自己的头上,便让近身的一个小太监栽赃……至于慈禧太后从陵墓中取回一串手珠让外国公使妇人倾倒,这是真实历史事件,有据可查的。
第二百六十章 转移视线
谭延闿许诺让托尼公使看到了更多的贸易机会,而谭延闿自己也是有感于中国工业发展的不平衡,也做好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做小弟的打算。不过在美国没有成为顶级世界强国之前,这个“小弟”也绝对不可能跟着美国亦步亦趋,毕竟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靠实力来维系,美国需要中国的市场,而中国需要美国的技术,这更多的体现在双方的合作,而不是不平等交易。
在和托尼公使交谈没有多长时间,德国、俄国、法国和英国驻华公使也相继抵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剩下来对付这三个国家才是谭延闿感到最为头痛和辛苦的事情,尤其是英国——它在中国占有的租界最多,拥有长江中下游传统势力圈,再加上它的海军实力强大。在目前各国列强中,英、法、俄三国都有能力组建远超过北洋海军的庞大远东舰队,如果说论实力,谭延闿对英国是最为忌惮的,至于俄法虽然实力强劲,但他们的国内并不安稳。
为了给自己壮大声势,谭延闿在会见各国驻华公使的时候,特意挑选了这么一个场合正式宣布在数天前和日本在朝鲜海域打了一场规模远超过甲午战争的大海战,中国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其实这个消息在昨天晚上各国公使都已经通过各自的途径知道了,不过他们还无法确定中国和日本在这场本世纪初最大规模的蒸汽战舰决斗中的战果。
谭延闿公布的战果着实令所有的列强国家都大吃一惊——拥有两艘战列舰的日本联合舰队被中国北洋海军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两艘老旧的战舰逃回了日本,而中国北洋海军方面只有一艘从德国进口的快速装甲巡洋舰沉没。这场几乎压倒性的胜利让各国公使确实是大吃一惊,他们对中国谋求在海上和日本对峙的努力也看在眼中,这对于几个列强国家,尤其是英、德这两个远东国家传统战舰订购大户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局面。尤其是英国,它从日本获得了大量的战舰订单,也为中国建造了北洋海军的旗舰龙旗号,参加这次中日两国海战的双方战舰基本上都是有英德两国建造,特别是战列舰全部都是英国建造,英国从中谋取了最大的好处。
“本人已经下令,北洋海军开始封锁日本与朝鲜之间的海域,北洋陆军正式跨过鸭绿江开始对盘踞在朝鲜半岛南部的日军展开攻势,彻底将日本陆军赶下大海……封锁日本和朝鲜之间的海域,现今只是拦截所有悬挂日本国旗的各种舰船,还并没有包括各国旗帜的船只,中日两国处于交战期间,我希望各国能够谨守中立原则,在海上运输方面各国可以向日本提供非军事的商业贸易,但是不能对其提供军事海上运输,尤其是承担日本陆军的海上运输!”谭延闿对各国公使略微“强硬”地说道。